逴俗絶物造句
成語(Idiom):逴俗絶物 (luó sú jué wù)
發音(Pronunciation):luó sú jué w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品高尚,行為端正,不為世俗所動搖,毫不妥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逴俗絶物是由“逴俗”和“絶物”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逴俗”意為避開世俗的誘惑和陷阱,保持自己的高尚品質和行為;“絶物”意為完全摒棄世俗的物質追求,不為名利所動,追求精神和道德的卓越。因此,逴俗絶物形容一個人的品質高尚,行為端正,不受外界誘惑和干擾,始終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逴俗絶物一詞常用于稱贊那些在世俗誘惑面前仍然能保持高尚品質和行為的人。可以用來形容那些不為名利所動,堅持追求真理和道義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在困境中仍然堅守原則和價值觀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逴俗絶物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名叫孟子的思想家。孟子是中國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提倡道德修養和人性的善良。他在與其他學派的辯論中,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不為世俗的名利所動,被后人稱為逴俗絶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逴俗絶物的成語結構為形容詞+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保持著逴俗絶物的品質,不為名利所動。
2. 在現實的社會中,逴俗絶物的人越來越少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逴俗絶物這個成語:
1. 將逴俗絶物分解成兩個詞,逴俗和絶物,分別記憶它們的意思。
2. 找到一個與逴俗絶物相似的詞語或場景,并將其與逴俗絶物聯想在一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逴俗絶物成語后,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儒家思想和道德觀念,了解孟子的思想和他對于人性和道德的探索。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向那些逴俗絶物的人學習,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2. 初中生:在現實社會中,很多人都追逐名利,很難做到逴俗絶物。
3. 高中生:逴俗絶物是一種對自己要求嚴格的品質,只有堅持才能實現。
精品推薦
- 旌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雷陣雨,風向:北風,風力:<3級,氣溫:28/22℃
- 疏勒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6℃
- 澤州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南風,風力:<3級,氣溫:22/13℃
- 甘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8/2℃
- 河南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18/3℃
- 昌江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5℃
- 康樂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5℃
- 興慶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4℃
- 玉樹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3/4℃
- 阿合奇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