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復之機造句
成語(Idiom):剝復之機
發音(Pronunciation):bō fù zhī j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通過剝奪別人的權力、地位或財富,獲得自己的復仇機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剝復之機源自《左傳·莊公十四年》:“齊莊公曰:‘若不剝復,將若之何?’”意為如果不剝奪對方的權力和地位,將來如何復仇。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通過剝奪對方的利益或權力來實現自己的復仇目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通過剝奪對方的權力、地位或財富,以實現自己的復仇目的。也可用于比喻通過剝奪他人的利益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史書,記載了春秋時期各國的政治、軍事和文化情況。這個成語的故事來源于《左傳·莊公十四年》中的一段對話,是齊國莊公想要通過剝奪別人的權力來實現復仇的想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剝復之機由三個詞組成,其中“剝復”是動詞短語,表示剝奪和復仇的行為,“之”是介詞,用于連接動詞和名詞,“機”是名詞,表示機會或時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利用剝復之機,成功奪取了對方的公司。
2. 在政治斗爭中,常常會利用剝復之機來打擊對手。
3. 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通過剝奪對方的利益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將“剝復之機”拆分為“剝復”和“之機”兩部分記憶。將“剝復”理解為剝奪和復仇的行為,而“之機”則表示機會或時機。可以想象自己通過剝奪對方的權力和地位,獲得了復仇的機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查閱更多關于《左傳》的內容,了解其中的歷史故事和人物。
2. 學習其他與復仇、權力等相關的成語,如“以牙還牙”、“借刀殺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利用剝復之機,把別人的玩具奪了過來。
中學生:在競選班長的過程中,他利用剝復之機成功擊敗了對手。
大學生:在商業競爭中,他利用剝復之機奪取了對手的市場份額。
精品推薦
- 沙坡頭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4-5級,氣溫:29/15℃
- 東臺市05月30日天氣:陰轉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4/19℃
- 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4/11℃
- 克拉瑪依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西風,風力:4-5級轉<3級,氣溫:22/13℃
- 喀什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6℃
- 定安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5/25℃
- 循化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4-5級轉3-4級,氣溫:27/13℃
- 五指山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5/23℃
- 東阿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7℃
- 鹽池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