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民間偏方大全收集古今中外各種中醫偏方以及民間治病偏方近萬個。注:本站偏方均根據民間及網絡流傳整理而成,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夏天一到,很多人的腳氣病又犯了,因為這個時候高熱潮濕,非常適合皮膚癬菌生長,是腳氣的高發季節。 俗話說久病成良醫,一說起腳氣病,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什么用醋泡腳、涂蜂膠等等不一而足,然而,有些方子表面上有些效果,一旦癥狀沒了,大家也就疏忽不管了,時間一長,那留下的麻煩就會“利滾利”翻幾番。 屢試不爽的偏方 今天怎么也止不住奇癢 今年才三十出頭的孟先生,可以說得上是一位“老”腳氣患者了,他用過的偏方不計其數,什么往患處抹大蒜、用花椒水洗腳、將腳浸泡在濃醋里,甚至往腳上涂蜂膠…… 盡管這些民間的偏方他一個都沒有落下,但他的腳氣依然沒有好起來的跡象,有些方子剛有些起色,不癢時他就不管了。 這兩天福州天氣又特別悶熱,孟先生每天都得跟客戶談業務,襪子加皮鞋,把腳裹得嚴嚴實實的,這一不透氣啊,他又開始難受了。 晚上睡覺時奇癢難忍,實在忍不住,手就無意識地去抓。第二天早上起來,發現腳趾間都爛了,而且還有魚腥臭味。孟先生趕緊用老辦法,一一試過,依然奇癢難忍,怎么這些原來還有些作用的方子都失效了呢? 百思不得其解的孟先生不得不到醫院求助醫生,當醫生看到他的腳時,他的腳底已經有些潰爛了,醫生說孟先生的腳氣是趾間糜爛型,而且已經有細菌感染了。 專家指導 七成以上的人 都會有“腳氣”纏上身 “我們所說的腳氣,其實就是日常生活中大家俗稱的‘香港腳’。”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中醫外科主任醫師肖定遠說,這是一種極常見的真菌感染性皮膚病,中醫稱為腳濕氣,西醫則稱為足癬。 福州地處沿海,空氣高熱潮濕,非常適合皮膚癬菌生長,是腳氣的高發地區。在成人中,有70-80%的人都會有腳氣,只是輕重不同而已。夏季正是高發季節,所以為“香港腳”煩惱的人也越來越多。 而在臨床工作中,肖大夫說沒有幾個得了腳氣病真正去看醫生的人,大多數人都只是自己在家用藥,或用土方子,使得腳氣病周而復始地發作。 穿皮鞋裹襪子 易出汗會加重腳氣病 肖大夫說,現在很多人工作都要統一著裝,特別是夏天還要穿襪子皮鞋的人,腳氣病那就更嚴重了。 像孟先生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他腳底比較容易出汗,加上長時間被襪子裹著不透氣,會加重病情,也不容易好轉起來。 孟先生的趾間出汗比較多,因此也是“香港腳”最喜歡發作的地方,這種人常常趾間皮膚會被汗浸漬發白,有些人還會起一些小水泡,待這些有問題的皮膚干涸脫屑后,里面那一層就會發生糜爛,開始有刺痛感、還有些魚腥臭味,幾乎所有的“香港腳”患者都會奇癢難忍。這在醫學上被分為趾間糜爛型。 而鱗屑角化型,則常發于足跟部。經常會引起足跟部開裂,疼痛難忍。水皰型的人,夏季出現水皰就很嚴重了,有些人的水皰會變成膿皰,走路都很困難,而且也是奇癢難忍。 經常用抗生素 會讓“香港腳”越來越嚴重 “腳氣病會傳染,大家都知道,所以公用浴盆、浴巾、拖鞋、水池洗足常常是最重要的傳染途徑。”肖大夫說。 還有一種人,經常穿膠鞋、球鞋、塑料鞋,因為這種鞋子透氣性很差,一旦腳底易出汗的人穿上后,就容易造成真菌或細菌的繁殖,對腳氣病只有害沒有利。 肖大夫說,得“香港腳”的人都以為這病沒得治,所以有些人在家里會自己用一些抗生素,這一用不得了,表面上看起來會好,其實這對治腳氣病一點幫助都沒有。 “由于廣泛應用抗生素、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等,使部分病人濕邪內盛,甚至導致局部的菌群失調,或讓某些菌群逐漸產生耐藥性。” 預防腳氣病很重要 常透氣多洗腳忌用堿性肥皂 有病治病,得了“香港腳”,當然得好好治,還要防止傳染給別人,那對于周圍還沒發生腳氣病的人來說,怎么樣才能起到預防作用呢? 1.保持足部清潔干燥是預防腳氣發生的前提。 養成常洗腳的習慣,但洗腳時要忌用堿性肥皂等刺激性的化學用品。 可用綠茶水洗腳:綠茶一撮,鹽少許,熱開水倒進,燜一會,等茶葉泡開后,用此水洗腳。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衛生紙夾在中間,以吸水通氣,保持清潔。 2.要避免食用雞肉、牛肉、羊肉、海鮮、鰻魚、昌魚、帶魚、筍干、蒜頭、辣椒、韭菜等,若為佐料則可以。 3.不要和患有真菌感染疾病的人頻繁接觸或共用毛巾、鞋襪及洗臉、洗腳盆等物品,以免感染足癬。 4.夏季盡可能不穿膠鞋,穿布鞋或皮涼鞋;患者穿過的鞋襪,最好用開水燙過或在陽光下曝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