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民間偏方大全收集古今中外各種中醫偏方以及民間治病偏方近萬個。注:本站偏方均根據民間及網絡流傳整理而成,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近兩年來筆者使用自制中藥消痤方治療痤瘡117例,療效滿意。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71例;發病年齡在15~42歲之間;病程為兩個月~13年。均符合衛生部制定的《中醫皮膚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痤瘡診斷標準。 消痤方組成:枇杷葉、生地、桑白皮各12克,牡丹皮、白花蛇舌草各10克,苦參、黃芩9克,槐米、山楂、土茯苓各15克。加減:皮膚油膩加茵陳、薏苡仁,大便干結加大黃、枳殼,經前乳房脹痛加香附、柴胡,結節囊腫加夏枯草、貝母。水煎,每天1劑,分兩次服,30天為一療程。 治療結果:療效評定以衛生部制定的《中醫皮膚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作為參考標準。治愈(皮疹全部消退,僅遺留色素沉著)63例,顯效(皮疹消退70%以上,不再出現新的皮疹)30例,好轉(皮疹消退50%以上,部分出現新的皮疹)24例。總有效率為79.49%。 痤瘡是一種多因性疾病。現代醫學認為,青春期雄性激素增多,致使皮膚中雙氧睪丸酮增加,皮脂分泌增加,毛囊角化過度形成栓塞,而毛囊內痤瘡桿菌繁殖產生多種酶,分解皮脂形成脂肪酸引起炎性反應。而中醫認為,熱、毒、濕、郁為痤瘡的主要病因病機。 青年人機能旺盛,陽熱偏盛,日久營血漸熱,熱毒內蘊上蒸于肺,發于肌膚腠理而為;或胃腸濕熱,飲食不節,喜食辛辣肥甘腥膩之品,日久中土不化,久郁生濕化熱,濕熱循經上蒸于面部。中藥消痤方中枇杷葉、桑白皮、槐米宣肺化脂,黃芩、苦參、土茯苓、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除濕,生地、牡丹皮清營散瘀,山楂清除胃腸積熱。諸藥合用,奏清熱解毒、除濕祛瘀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