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民間偏方大全收集古今中外各種中醫(yī)偏方以及民間治病偏方近萬個。注:本站偏方均根據(jù)民間及網(wǎng)絡(luò)流傳整理而成,僅供參考,請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用藥。
三七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的根。另有山漆、金不換、血參、參三七、田三七、田七等別稱。主產(chǎn)于云南、廣西。民間有以三七滋補的習(xí)慣。研究表明,三七能改善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加速消除運動性疲勞,增強體質(zhì)。三七功效為化瘀止血,活血定痛,既能止血,又能散瘀,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傷正之特點,誠為血證良藥。 我國歷來就有“藥食同源”之說,藥中有食,食中有藥,根據(jù)三七具有抗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將其制成藥膳,在日常生活中,應(yīng)用于放、化療腫瘤病人,以及術(shù)后的輔助治療,抑制其復(fù)發(fā)、擴散,一舉兩得。可以根據(jù)病人的生活習(xí)慣、飲食嗜好,適當(dāng)?shù)剡x擇藥膳,作為對腫瘤患者在服藥期間協(xié)助提高藥物療效的作用:在非服藥期間根據(jù)醫(yī)囑適當(dāng)?shù)剡x擇藥膳,起到防治腫瘤的作用。 1.泡參田三七湯:花旗參7克,桂圓肉、三七各20克,淮山藥、枸杞子各25克,豬瘦肉300克,清水4大碗。食鹽適量。 制法:花旗參等中藥放入布袋,和肉放在一起入鍋,加入清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燉煮2小時,加入食鹽調(diào)味即可。去藥袋,吃肉喝湯,每次1小碗。每天1次。 功能:活血益氣,生血養(yǎng)陰。適用于甲狀腺癌氣虛血瘀型的患者。一般可見全身乏力、頭暈?zāi)垦!⑿误w消瘦、舌質(zhì)青紫等癥狀。 2.雞蛋三七湯:雞蛋1個,三七末3克,藕汁2小杯,黃酒半小杯。 制法:將三七末、藕汁、黃酒共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以大火燒開,打入雞蛋煮熟即可。吃雞蛋喝湯,每日服1次。 功能: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用于肺癌患者癥見咳血者。 3.三七肉餅:三七、鹿角膠各10克,黨參20克,食鹽適量,面粉100克。 制法:三七、黨參、鹿膠均研成細(xì)粉,以120目篩除去粗纖維,與面粉攪和,加適量清水、食鹽、揉面成餅。亦可加些豬肉餡。上鍋蒸30分鐘即可食用。早、晚各服1次。 功能:補氣養(yǎng)陰,生血化瘀。用于中央型肺癌并肋骨轉(zhuǎn)移,白細(xì)胞計數(shù)明顯降低者。 4.百合三七燉兔肉:百合40克,三七15克,兔肉250克,鹽、清水各適量。 制法:百合洗凈,三七切片,兔肉切絲。將三者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燒開小火燉熟,加鹽調(diào)味即可,飲湯或佐餐食用。 功能:清熱解毒,滋陰養(yǎng)胃。用于原發(fā)性氣管腫瘤痰中帶血絲者。 5.淮杞三七湯:三七17克,淮山藥32克,枸杞子26克,桂圓肉25克,豬排骨300克,食鹽適量。 制法:三七、山藥、枸杞子、桂圓肉均用布袋扎口后,和豬排骨放在一起,加4碗清水。先大火后小火,燉煮2-3小時放入食鹽調(diào)味即可,可煎煮出3小碗。每次1小碗,吃肉喝湯,每1-2天吃1次。 功能:生血補血,開胃健脾。適用于胃惡性淋巴瘤腫塊增大迅速而舌有暗紫斑者。 6.三七燉雞:嫩母雞1只(約重1公斤左右),三七12克,紅棗10個,枸杞子、桂圓肉各10克,生姜、料酒、醬油、食鹽各適量。 制法:將雞宰殺后,凈毛,剖腹去內(nèi)臟,剁去頭、爪,沖洗干凈。三七用料酒適量浸軟后,切成薄片備用。將三七及枸杞子、紅棗、桂圓、生姜片、料酒、食鹽、醬油等拌勻,裝入雞腹內(nèi),再把整只雞放入搪瓷或陶瓷盤中(雞腹部朝上),加蓋后置籠中或瓷盆中蒸燉,2-3小時后出籠,加味精適量,即可食用。每日2-3次。 功能:補血益氣,化瘀安神。適用于腦腫瘤化療反應(yīng)和癌性貧血體質(zhì)的患者。 7.三七香菇湯:三七10克,香菇15—30克,雌雞肉300克,大棗15-29枚,油、鹽、姜絲、蒜泥各少量。 制法:將三七切成薄片,香菇洗凈,溫水泡發(fā),雞宰殺后洗凈,去內(nèi)臟,大棗洗凈去核,取三七、香菇、大棗、姜、蒜等納入雞腹內(nèi),入鍋中加適量清水,慢火燉煮至雞肉爛熟,入油、鹽調(diào)味食之,吃肉喝湯,每日服1次。 功能:化瘀止血,活血定痛。適用于鼻腔惡性腫瘤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