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民間偏方大全收集古今中外各種中醫偏方以及民間治病偏方近萬個。注:本站偏方均根據民間及網絡流傳整理而成,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中藥處方(一)
【方名】猩紅熱方劑一。
【組成】板藍根10克 生石膏18克 竹葉3克 赤芍5克 丹皮3克 蘆根10克 生地12克 銀花10克 連翹10克 牛蒡子3克 玄參6克。
【用法】水煎待溫,分次服。
?
【治法】清熱解毒,瀉熱滋陰。
【主治】猩紅熱。毒疹已出,仍高熱,口渴、咽喉紅腫、疼痛,可見腐物附著,時或譫語,舌質紅或絳有芒刺、中心老黃苔,脈洪數。
【出處】中藥方劑大全。
中藥處方(二)
【方名】猩紅熱方劑二。
【組成】連翹15克 雙花15克 菊花20克 牛蒡子10克 蘆根15克 黃芩10克 生地20克 玄參15克 寸冬15克 竹茹15克 梔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5小時服1次,可以連續服用,直至痧透熱解。
【治法】清熱解毒透痧。
【主治】爛喉丹痧。其疹點顆粒界限不清,融合成片,以胸背為甚,唯口唇四周呈灰白色而無疹點。伴隨疹點的出現,癥見高熱神昏,耳聾狂躁,干嘔不眠,口干喜冷飲,脈象洪數,舌起芒刺,舌苔赭膩,黑干如膠皮。
【加減】丹痧未透不宜攻下,如大便嚴重秘結者,可加大黃10克,服藥后大便得通,即減去大黃。若配合牛黃安宮丸1~2丸,以涼黃酒調化,隨湯藥同服,效果更顯。
【備注】爛喉丹痧又稱時疫喉痧,沿門闔境,傳變迅速;此乃天時寒暖不定,穢霉濁氣發為溫毒,從口鼻內侵肺胃之氣分,肺胃熱毒上攻而發。
【出處】中藥方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