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民間偏方大全收集古今中外各種中醫偏方以及民間治病偏方近萬個。注:本站偏方均根據民間及網絡流傳整理而成,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三物粥治更年期水腫:芡實、蓮子、扁豆各30克。蓮子、扁豆去皮,加糯米100克,煮至黏稠,加糖食用。功效:健脾利水,適用于更年期婦女浮腫、白帶增多、體重頭沉等。
靈麥粥治更年期綜合征:糯米50克,小麥、靈芝各60克,洗凈。靈芝切成小塊紗布包好,共煮成粥,加白糖食用。每天1次,共5-7次。功效:健脾益氣、養心安神,適用于更年期綜合征,頭暈失眠,脾氣變差,肢體麻木,月經不調等。
生姜烏梅飲治妊娠嘔吐:烏梅肉、生姜各10克,紅糖適量。烏梅肉、生委、紅糖加水200克煎湯,分2次溫服。胃寒的孕女司,也可用下方(姜汁牛奶):鮮牛奶200克,生姜汁10克,白糖20克。將鮮牛奶、生姜汁、白糖調勻,煮沸后即可。
黃酒蛋黃羹治先兆流產:雞蛋黃5枚黃酒50克,食鹽少許。雞蛋黃、黃酒加水適量調勻,可酌加食鹽少許,以鍋蒸燉1小時即可。頓服或分次食。功效:溫補肝腎,安胎適用于先兆流產。不能飲酒或對酒精過敏者,可改用下方(蓮子糯米粥):蓮子15克,糯米100克,煮粥食用,治孕女刁腰疼,先兆流產或習慣性流嚴。
鱉燉山藥湯治不孕癥:山藥20克,枸杞子20克,北芪20克,冬蟲夏萆40克,陳皮5克,活鱉1只,瘦豬肉120克,細鹽少許。活鱉1只(約500克重)放入開水中,使其排盡尿液,然后剔洗干凈,用刀刮去背殼及腳上的外衣,去除內臟和黃膏,備用;山藥、枸杞子、陳皮分別用清水洗干凈,備用;北芪、冬蟲夏草分別用清水洗干凈,備用;瘦豬肉用清水洗凈,備用;將以上材料全部放入燉盅內,加入適量冷開水,蓋上燉盅蓋,放入鍋內,隔水燉4小時左右,以少許細鹽調味,即可以飲用。功效:健脾補中、益氣滋陰,適用于不孕癥,屬氣血不足,瘀血內阻,癥見身體虛弱,精神不振,飲食不振,口干口渴、唇焦舌燥、脈細澀者。
蒲公英粥治急性乳腺炎(乳癰):蒲公英60克,金銀花30克,大米50~100克。蒲公英、金銀花共煎,去渣取汁,再加入大米煮成粥。任意服食。功效:清熱解毒,治產后急性乳腺炎,局部紅腫熱痛,未化膿者。
鯽魚通乳湯治產后缺乳:鯽魚500克,通草9克,豬前蹄1只。鯽魚洗凈,豬蹄洗凈。二者與通草一起加水同煎,熟后去通草,飲湯吃魚。功效:益氣健脾,通經催乳,適用于產后氣血不足,母乳匱乏,乳房松弛無脹痛者。不喜食魚者,可改服花生燉豬爪:花生仁200克,豬腳爪2只。豬腳爪洗凈,用刀劃白,放入鍋內,加花生仁、鹽、蔥、清水,用武火燒沸后,轉用文火熬至熟爛。食肉和花生,飲湯。
歸地滋陰粥治產后頭痛:當歸15克,熟地15克,白芍(酒炒)5克,川芎3克,干姜(炒透)3克,炙甘草3克,荊芥穗3克,粳米100克。前7味藥物布包,水煎取汁,以藥汁和粳米共煮成粥,分次溫服。功效:養血祛風,適用于產后頭痛,血虛風。盛,頭痛欲裂,畏風,頭暈,耳嗚,腰酸膝軟,舌淡,脈細無力等。
枸杞子葉炒雞蛋治白帶過多:新鮮枸杞葉150~200克洗凈,雞蛋2枚去殼攪拌,文火用花生油將枸杞葉與雞蛋同炒熟,加食鹽調食;功效:補益氣血,清肝止帶,主治婦女體虛,頭暈目眩,視物不明,白帶增多,無色無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