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民間偏方大全收集古今中外各種中醫偏方以及民間治病偏方近萬個。注:本站偏方均根據民間及網絡流傳整理而成,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很多孩子在室外玩兒得滿頭大汗后吃大量冷飲,這樣很容易引發咽部炎癥反應,出現發熱、拒食哭鬧,有時伴嘔時吐、腹瀉等。此時,家長若發現孩子咽部充血、軟腭及腭垂上有幾個甚至多個黃白色、綠豆大小的皰疹或潰瘍,則是患了常見的“皰疹性咽炎”。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患,為柯薩奇病毒感染,尤以1~7歲兒童發病率高?;加邪捳钚匝恃椎挠變?宜注意休息,多飲涼白開水,避免空調等冷風刺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中醫認為,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差,外邪每易由表而入,而咽為肺之門戶,故首當其沖。采用中醫解表清熱利咽的方法調治小兒皰疹性咽炎,不僅安全方便,而且療效可靠,一般服中藥1天左右,體溫就能平穩下降,并可預防細菌繼發感染。具體治療方法如下:
取市售中藥:香蕉、佩蘭、厚樸各3克,銀花、連翹各5克,生大黃2克(另包),扁豆6克。將上藥共研為粗末備用。使用方法:將藥末倒入保溫杯中,加開水200毫升左右,浸泡30分鐘以上,首次服藥20~30毫升,然后可小量頻服,服藥中可加白糖以調味,每天1劑。年長兒中藥的劑量可按以上比例酌加;當發熱癥狀減輕或大便次數超過4次時,可停用生大黃;體溫持續不降者,可增加服藥次數或酌加大黃的藥量;嘔吐者可加藿香5克、生姜3片。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香薷、銀花、連翹均有較強的抑制病毒的作用,并能延緩病毒所致細胞的病變,可抗炎癥的滲出和增生,而且還有廣譜抗菌作用。生大黃通腑瀉熱,具有良好的通便排毒作用。以上藥物能使熱毒表里雙解,清上與瀉熱并行,使皰疹性咽炎患兒在短期內癥狀消失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