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將于8月27日運行到6萬年來離地球最近的位置
新華網北京6月11日電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在月球著陸,人類第一次將自己的足跡留在了地球之外的星球。34年過去,科學家仍在繼續努力,為了使人類的腳步邁得更遠,他們將目光瞄向了近鄰火星。
經過數萬年人類繁衍,今天的地球已經不堪重負,日漸膨脹的人口壓力、日益匱乏的資源壓力都迫使人類必須盡快采取行動。尋找地球以外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是可能的解決途徑之一,人類的星際探索或多或少都帶著這樣的目的。
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理所當然成為人類優先探索的目標。火星表面有水和火山存在的跡象,與地球相似,這是導致生命起源的重要因素,因而引起了科學家們的關注。實際上,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各國政府、科幻作家、電影導演、新聞媒體乃至普通大眾都對火星表現出了廣泛而又持久的興趣。
多國政府開始資助研究機構進行火星探索。1962年11月,原蘇聯發射了“火星1號”探測器,但在飛離地球1億公里時與地面失去了聯系,從此下落不明。作為人類發射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它被普遍認為是人類火星之旅的開端。此后,人類又發射30多顆無人火星探測器。雖然有近三分之二的探測行動以失敗告終,但這從未撲滅科學家探索火星的熱情。2003年,各國又掀起了火星探索的新一輪熱潮。
遠的不說,單單今年6月份,就先后有3個探測器開始自己的火星之旅:6月2日,歐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車”探測器帶著“獵兔犬—2”著陸器已經奔赴火星;11日,搭載著美國宇航局“勇氣”號火星車的火星著陸探測器也啟程前往火星;另一顆搭載著“機遇”號火星車的火星著陸探測器則計劃于25日前往火星。科學家預測,今年底到明年初,火星軌道上有可能出現6顆探測器。
科學家今年對火星如此關注的原因不僅僅在于熱情。
今年8月27日,火星將運行到6萬年來距離地球最近的位置,火星亮度也將達到負三等,這一罕見的天文奇觀最近一次出現是在公元前5.7萬年。這一萬載難逢的機會,科學家們豈能錯過?
目前這些探測器都沒有載人,但發展載人火星飛船是遲早的事。不過,登月難,登火星更難。個中原因歸根結底仍是技術上的:單就登上火星而言,登月技術完全可以實現,問題出在火星與地球的距離上。火星距離地球1.9億公里,而月球與地球僅相距38.4萬公里,現有的航天器從地球到火星要飛行至少半年,在此期間宇航員的給養供應肯定會發生困難。科學家提出,提高航天器速度和設計可循環利用資源的設備都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這必須依靠科技的發展來實現。
登上火星僅僅是火星探索的初級階段,科學家進一步設想在火星上建立人類定居點。歷史上,人類定居的日子與漂泊的歲月相比簡直微不足道。很有可能,部分人類后裔將再次漂泊,但這次他們的漂泊之地不再是擁擠的地球,而將是浩瀚的宇宙。
- 全球大熊貓專家聚首成都 共商保護“國寶”大計
- 方舟子最新文章:什么是科學的懷疑精神
- 中國職業聲望排行榜:科學家聲望等級居榜首
- 衛生部出臺針對非典疫情的六大處理方案
- 甲肝疫情現廣東 29人確診現已得到控制
- 楊利偉游港魅力大 伏明霞陪午餐
- “神五”搭載封到成都 每枚喊價高達12000元
- 美國研究發現 耳蟲旋律繞腦三日
- 7家手機巨頭發起環保行動 承諾回收廢棄手機
- “神舟五號”航天員神秘保險方案解密
- 動物學家:西藏“野人”其實是棕熊
- 微軟MSN暗度陳倉 多樣手段爭奪中國企業用戶
- 中科院院長路甬祥:中國科學家早晚要拿諾貝爾獎
- 世界宇航員大會祝賀中國載人航天成功
- 抗SARS經驗啟示:用三年建起公共衛生應急機制
- 中國機器人挑戰賽上演 最快機器蝸牛到北京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生物倫理立法制定綱領
- 最新研究表明:翼龍不僅地飛可能還是飛行能手
- 醫學教育有了第一個網上平臺 跨入了網絡化新時代
- 地球上最早使用語言的是魚類
- 神五發射試驗隊隊長:神六將載三人遨游太空七天
- 神奇!混凝土上可植樹種草
- 中國網民總數已名列世界第二
- 德科學家培養出能發綠光小豬
- 中大學者披露 所謂“中美類克隆人試驗”始末
- 研究顯示巨型海底氣泡導致經百慕大船只沉沒
- 中國首架輕型多用途飛機首飛成功
- 楊利偉訪問香港將受“高規格”接待
- 為什么不給“神舟五號”買保險
- 日本衛星在太空中突發故障 聯系中斷原因尚不明
- 13名航天員集體亮相 “楊利偉”成商標被否認
- NASA曾警告:空間站設備老化 宇航員面臨潛在威脅
- 有機農業也可能造成污染
- 專家:我國數字化知識資源約占總量四分之一
- 呼倫貝爾草原:天鵝飛來不想歸 南飛推遲近一月
- 中國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 聯合國高度評價
網友關注
- 特斯拉發布最快電動跑車 未來也許會飛
- 中醫治療血管性抑郁癥
- 當科學與藝術相遇
- 獵豹為什么跑得快
- 關燈玩手機可能誘使青光眼發作
- 漫長歲月,鳥類怎么搞丟了牙
- 世界一流的民辦大學會是什么樣
- 打破物理規律的怪石頭
- 這10種病都犯在一個“飽”字上!
- 不緊跟前車可減少“幽靈堵車”
- 細菌基因擴散將會帶來什么后果
- 黃士松:慧眼識風云
- 想打噴嚏別忍著 傷了鼓膜劃不來
- 北豆腐南豆腐和內酯豆腐哪種營養價值更高
- 飛天航路越千年
- 故宮里如何做研究
- 兩害相權取其輕
- 虛虛實實說魯班
- 掰響手指容易 掰清原因很難
- 海量支付 網聯平臺兜得住嗎
- 糖炒栗子為什么要用黑砂?
- 太陽要變“冷美人”
- 南北半球冰火兩重天 地球到底怎么了?
- 去非洲旅行要警惕哪些“怪病”
- 點數鈔票或是心靈慰藉強心針
- 你經常被負面情緒困擾嗎?
- 人體生物電與預防物理污染
- 他走了,留給未來四千萬顆種子
- 心臟為何很少得癌
- 新血液檢測法能診斷多種早期癌癥
- 模擬聯合國活動學習資料
- 將“快樂教育” 融入車模教學之中
- 血液干細胞逆轉Ⅰ型糖尿病新療法
- 防治流行性感冒從日常做起
- 首個實體商業數字化開放平臺誕生
- 研究稱母海獅可憑視覺辨別其幼崽
- 廉價藥去哪兒了 大數據或可出力
- 源遠流長的機器人
- 助眠產品真能讓你睡個好覺?
- 為什么說 “一鴿勝九雞”
- 經典的魅力:大數學家的混沌史話
- 為什么要以地球標準去尋找地外生命
- 為你揭開ICU的神秘面紗
- 植物學家鐘揚:他給未來留下科學的種子
- 用micro:bit打造區塊鏈
- 為什么混血兒的相貌更好看?
- 一顆鄰近恒星有4顆類似地球大小的行星
- 那只會敬禮的猴子
- “和合二仙”
- 靠輸液預防腦卒中靠譜嗎?
- 有種自戀叫過度自責
- 克隆猴“姐妹”為多種疾病診療帶來希望
- 基因真的能決定性格嗎?
- “美人魚”——儒艮
- 動物衛士劉秀梵:“擒”病于未然
- 博觀約取 厚積薄發
- 吃花膠補膠原蛋白嗎?真相是:還不如吃雞蛋!
- 電梯驚魂為何源源不斷?安全乘坐你需要知道這些
- 故宮“掌門人”談遺產如何重塑生活
- 楊軍: “開墾”太陽系外宜居星球
- 準確預報天氣還是件挺難的事
- 腿上的“小蚯蚓”
- 呵護你的小心肝兒 別讓脂肪霸占
- 牙膏牙刷品種多 怎么買有講究
- 血壓高,準備10個問題去看病
- 陳慶:“土專家”的猿情
- 許映龍: 破譯臺風密碼
- 四瓶礦泉水重量背起就走 “空調背心”投放市場
- 水,這東西……
- 為啥總覺得餓? 都是激素惹的禍
- 多肽涂層技術突破細胞培養“瓶頸”
- 羊奶為何被稱為“奶中之王”
- 南仁東:“一口氣”領中國邁向星辰大海
- 人類制造的最后一臺機器?
- 能不能吃“苦” 基因說了算
- “春捂”得法 可有效減少發病幾率
- 遼闊海疆守安寧 艦艏行處是長城
- 山桃一枝報春來
-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 許傳森:把“泡沫”做成“面包”
- 防治流腦切莫“重少輕老”
精品推薦
- 臨高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4℃
- 西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4-5級,氣溫:33/28℃
- 宣城市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陰,風向:北風,風力:<3級,氣溫:27/21℃
- 曲麻萊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8/0℃
- 昌吉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1℃
- 響水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16℃
- 射陽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8℃
- 富蘊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8/7℃
- 禮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8/15℃
- 格爾木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浮塵,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