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1 一只眼的石人2015-06-10
- 222 和尚當元帥2015-05-04
- 223 鄱陽湖大戰2015-06-10
- 224 劉伯溫求雨2015-05-04
- 225 胡維庸案件2015-06-10
- 226 燕王進南京2015-06-10
- 227 三保太監下西洋2015-06-10
- 228 土木堡的慘敗2015-06-10
- 229 于謙保衛北京2015-06-10
- 230 楊一清計除劉瑾2015-06-10
- 232 海瑞剛正不阿2015-06-10
- 233 戚繼光驅逐倭寇2015-06-10
元朝從成宗以后,又傳了九個皇帝,皇室內部斗爭十分激烈,政治也越來越腐敗,人民災難深重。最后一個皇帝元順帝(又叫元惠宗)妥懽帖睦爾...【全文閱讀】
在劉福通紅巾軍轉戰北方的時候,濠州郭子興紅巾軍正在壯大起來。【全文閱讀】
當朱元璋的勢力向南方發展的時候,首先遇到一個強敵是陳友諒。陳友諒原是徐壽輝起義軍的部將,后來他謀殺了徐壽輝,自立為王,國號叫漢。他占據江西、湖南和湖北一帶,地廣兵多,建立【全文閱讀】
明太祖在統一戰爭中,依靠了一批英勇善戰的將領爭城奪地:又吸收了一些謀士,幫他出謀劃策。在這些謀士中,劉基是最著名的一個。【全文閱讀】
明太祖是農家出身的,對農民生活多少有點了解。他即位以后,也注意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他告誡地方官員說:“現在天下剛剛安定,百姓財力困乏,好像初飛的鳥,不能拔它的毛;新種的樹【全文閱讀】
明太祖一面殺了一些權位很高的大臣,一面把他的二十四個兒子分封到各地為王。其中一部分藩王還擁有軍隊。明太祖認為這樣做,可以鞏固他建立的明王朝的統治,哪料到后來反引起了一場大【全文閱讀】
明成祖用武力從他侄兒手里奪得了皇位,有一件事總使他心里不大踏實。皇宮大火撲滅之后,并沒有找到建文帝的尸體。那末建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京城里傳說紛紛,有的說建文帝并沒有【全文閱讀】
明太祖在位的時候,吸取了歷史上宦官專權引起國家混亂的教訓,立下一條規矩,不讓宦官過問國家政事。他把這條規矩寫在大鐵牌上,掛在宮里,想要他的子孫世世代代遵守。但是到明成祖的【全文閱讀】
明朝五十萬大軍在土木堡全線崩潰,消息傳到北京,太后和皇后急得哭哭啼啼,從宮里內庫撿出大量金銀珍寶、綾羅綢緞,偷偷派太監帶著財寶去尋找瓦剌軍,想把英宗贖回來。結果,當然是毫【全文閱讀】
土木之變以后,明王朝開始衰落。明英宗以后的幾代皇帝,都昏庸腐敗。他們不可能吸取王振誤國的教訓,一味依賴宦官。宦官專政的局面越來越嚴重。明憲宗朱見深(英宗的兒子)在位的時候【全文閱讀】
在嚴嵩掌權的日子里,別說是嚴家父子,就是他們手下的同黨,也沒有一個不是依官仗勢,作威作福的。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地方官吏,誰都讓他們幾分。【全文閱讀】
明世宗的時候,有一批日本的海盜經常在我國東南沿海一帶騷擾。他們和中國的土豪、奸商勾結,到處搶掠財物,殺害百姓,鬧得沿海不得安寧。歷史上把這種海盜叫做“倭寇”。【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