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典疫苗試劑研制成功 6月內初步完成動物測試2015-06-01
- 中國首例報告非典病人終于露面 講患病經過2015-06-01
- CNNIC明日正式發布中文域名 簡繁體中文均可使用2015-04-29
- 科學家發現19種“抗非”化合物2015-06-01
- 非典病人住院怎樣治療 要闖過三道鬼門關2015-06-01
- 非典讓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首遇重大公共危機2015-06-01
- 對北京市民調查顯示:非典改變公眾衛生習慣2015-04-29
- 下一階段抗“非典”亟待應對三大危機2015-06-01
- 廣東發現“非典”抗體變化規律2015-06-01
- 溫州零非典 首例疑似病例宣告排除2015-04-29
- 烏干達有愛之天然免疫人群2015-06-01
- 非典傳播存在不確定因素 專家呼吁多加警惕2015-06-01
中國內地和香港的科學家26日在此間宣布,他們已成功過濾出滅活的非典型肺炎冠狀病毒分子,并將以此作為疫苗試劑,在動物身上進行測試。【全文閱讀】
最近有媒體報道說,中國首例報告非典病人黃杏初神秘失蹤,但廣州軍區總醫院和之前報道提及的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否認“失蹤”言論。昨天,黃杏初更勇敢地站出來與媒體見面,并到【全文閱讀】
(北京訊)中國互聯網網絡信息中心(CNNIC)將于5月26日正式發布中文域名,網民在瀏覽器的地址欄上直接輸入中文的網址就可以訪問網站。【全文閱讀】
用一種新發現的化合物去干預一種SARS病毒蛋白與人體正常細胞的結合,結果雙方的“聯姻”被阻斷,就可保護正常細胞不受或少受病毒的傷害。研究人員為近日的這一發現而興奮不已。【全文閱讀】
5月21日,地壇醫院舉行了一個小型慶祝活動,慶祝出院SARS病患滿100名。在該院收治的近300名病人中,已有越來越多的病人逃出SARS的魔掌。一位非典病人在住院期間要接受怎樣的治療?當晚,記【全文閱讀】
被教育專家冠以“小皇帝”、“小太陽”稱謂的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目前正經歷著他們成長起來后的首次重大公共危機——嚴重的非典疫情。他們在危機中所表現出的責任感與理性引發了人們【全文閱讀】
調查主題:“非典”對公眾日常生活習慣和心理的影響【全文閱讀】
衛生法學專家、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孫東東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在北京防治非典(SARS)疫情進入一個相對緩和的平臺期時,有關主管部門要及時調整策略,應對潛在的三大危機。【全文閱讀】
中山大學附屬三院李剛教授等專家經過對21例非典患者的不同時期血清的調查研究,發現了非典抗體的變化規律,該成果目前在全國屬于首次報道。專家表示,該成果對于非典型肺炎的診斷策略【全文閱讀】
(綜合訊)世紀絕癥愛之病令人人聞之變色。但有學者卻在烏干達發現了一些對愛之病有天然免疫能力的人,通過對他們的研究,科學家相信可以更快找到治療愛之病的藥物。【全文閱讀】
衛生部每天公布的“非典”患者人數中,一部分為疑似轉確診,另一部分為“新增病例”。在目前嚴密的防控措施之下,為什么還會出現視線之外的社會新增病人?奮戰在疾病防控第一線的專家【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