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發現距今2.8億年的鯊魚化石2015-06-04
- 六親不認護白鷺2015-06-04
- 守著黃河買水吃 黃河,誰為你哭泣2015-06-04
- 善待人與自然的關系2015-06-04
- 中國海底第一人走2500米2015-06-04
- “魔蝎女王”與6千多只蝎子同住36天2015-06-04
- 地球與人1970-01-01
- 中國人的平均壽命 算算你的預期壽命2015-06-05
- 三門峽濕地--人與自然的新平衡2015-06-05
- 《人與自然》繪畫展揭幕2015-06-05
- 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催生“綠色GDP2015-06-05
- “生命禁區”擋不住人類腳步 別讓野牦牛失去野性2015-06-05
考古工作者日前在貴州發現距今約2.8億年的旋齒鯊的齒列化石,專家推測可能屬于旋齒鯊科中的太陽鯊。據考古專家、貴州工業大學教授楊瑞東博士介紹,這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數目最多、【全文閱讀】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代詩人杜甫描述的這一美景,如今在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變成了現實:納溪人民視白鷺為友,精心呵護,譜寫了一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贊歌。六親【全文閱讀】
多年飲用水變了味道?,F在隨著發展,污染越來越厲害了,有時候漂著沫。企業超標排放加劇污染,為了它們自身的利益,企業的利益,想降低它的運營成本,有些時候設施停運,有些時候【全文閱讀】
生在今日的中國,做一名設計師是幸運又痛苦的:幸運的是,我們有以往幾代人都得不到的實踐機會;痛苦的是,時代變化如此劇烈,在如過江之鯽的流派、風格、理論面前,我們又很難把【全文閱讀】
北緯9°、西經104°。東太平洋海域,一次深入海底2500米的科考活動,剛於一周前結束。來自世界各國的23名科學家加入到這次"海底行走"的計劃中,其中包括來自中國浙江大學的【全文閱讀】
馬來西亞一名27歲女子努爾·馬萊娜·哈桑25日從距吉隆坡以東350公里的關丹市一家購物中心內的密封玻璃箱中走出,至此她已與6096只蝎子連續共住了36天,創造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全文閱讀】
目前,中國人的平均壽命為72歲,以此為基數,回答下列問題,進行加減,最后就可得出您可能的壽命。1.如果您是男性,減3歲;女性則加1歲。2.居住在100萬人以上的城市市區,減2歲;居【全文閱讀】
濕地是以水為基本要素的地方,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三門峽水庫建庫40多年來,經過自然修復,已形成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在豫西半干旱區形成了獨特的庫區型氣候。每【全文閱讀】
第四屆中日《人與自然》繪畫作品展在杭州唐云藝術館拉開了帷幕。70幅優秀作品盡顯大自然的無限魅力。據了解,本屆繪畫作品征集開始以來,有230多人300余件作品投稿參展,作品包括【全文閱讀】
拼資源換增長已走到盡頭科學發展觀中極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求落實到加強對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上來。為何如此強調?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全文閱讀】
被稱為青藏高原圖騰的野牦牛,是我國特有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數量穩中有升的同時,野牦牛的另一個生存危機開始顯露———由于牧民對野牦牛最后棲息地的侵入,致使野牦牛和家牦【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