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澤農”耕海——生物學家曾呈奎的故事2015-04-30
- 陶世龍:傾注真情的科普生涯2015-04-30
- 一切為了祖國——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2015-06-11
- 從放牛娃到院士——氣象黃榮輝的故事2015-06-11
- 數學神童維納的年齡2015-06-11
- 朱慶林書山探寶無止境2015-06-11
- “笨頭笨腦”的科學巨人愛因斯坦2015-04-30
- 他用手觀察美麗的貝殼2015-06-11
- 第一個榮獲諾貝爾化學獎的范霍夫2015-04-30
- 比上帝還挑剔的人——泡利的故事2015-06-11
- 臭烘烘的化學家------埃米爾·費雪2015-04-30
- 化學家魏可鎂的故事2015-06-11
人們都熟知海帶和紫菜是物美價廉的大眾化海產品。但說起它們在中國的傳達身世,可能就鮮為人知了。【全文閱讀】
1955年年10月25日在《中國青年報》的專版“我們的文學、美術、 【全文閱讀】
陳景潤成了國際知名的大數學家,深受人們的敬重。但他并沒有產生驕傲自滿情緒,而是把功勞都歸于祖國和人民。為了維護祖國的利益,他不惜犧牲個人的名利。【全文閱讀】
當世界性氣候異常使一般人開始注意太平洋上的“厄爾尼諾”現象、大陸上的高原熱源時,黃榮輝卻已對導致這些現象的大氣行星波動機制,進行了開拓性探索。他提出:必須在垂直方向上把大【全文閱讀】
20世紀著名數學家諾伯特•維納,從小就智力超常,三歲時就能讀寫,十四歲時就大學畢業了。幾年后,他又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辯,成為美國哈...【全文閱讀】
春寒料峭的北京,來自北京大學、軍科院和國防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濟濟一堂,正在為國民經濟協員發展規劃獻計獻策。“我國國防建設的基本特征是:防御型的戰略目標,仁德型的戰略文【全文閱讀】
面對那么多成就卓越的人,也許你會自慚形穢地說:“我這么笨,怎么可能成才呢?”,“我太平凡了,根本【全文閱讀】
美國人海爾特·弗爾邁依是一位卓越的海洋生物學家,他由于患先天性眼疾,9歲就雙目失明了。然而弗爾伊特刻苦好學,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25歲獲得耶魯大學博士學位。雖然他看不見【全文閱讀】
雅可比·亨利克·范霍夫(Jacobus He nricus Varrt Hoff 1852一1911)是荷蘭物理化學家。1852年8月30【全文閱讀】
奧地利物理學家沃爾夫岡·泡利(Wolfgang Pauli)生于1900年,1958年就去世了。他是本世紀初一位罕見的天才,對相對論及量子力學都有杰出貢獻,因發現“泡利不相容原理”(Exclusion Principl【全文閱讀】
“最年輕的博士” 【全文閱讀】
有人評說,日本的筑波城,不亞于美國的“硅谷”。魏可鎂進研究所先是安排參觀,參觀各種設備,了解整個環境。他有一種眼花繚亂的感覺,仿佛置身在科幻世界。這種感覺使他興奮,但興奮【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