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葉松純林對土壤的影響2015-06-03
- 鑲嵌在地球上的綠寶石——森林,現在有多大2015-06-03
- 800余名自駕車志愿者聲援藏羚羊“申吉”2015-04-28
- 拒絕烹飪野生動物的廚師應當成為生態文化標志2015-06-03
- 澳專家表示:海豚觀賞業危害生態2015-06-03
- 汕頭濕地成為候鳥樂園2015-06-03
- 中國海底第一人走2500米 首次披露深海世界圖2015-06-03
- 大規模捕獵海豹行動正式打響 加拿大海豹在哀號2015-06-03
- 杭州西溪濕地:尋找保護與利用的平衡點2013-08-13
- 中國社科院院報:“人與自然相協調”的價值指向2015-06-03
- 浙江力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2015-06-03
- 社會發展賦予林業的重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2015-06-03
在森林樹木生長發育過程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枯枝、落葉、種子等鋪滿地面,形成厚厚一層枯枝落葉層,在各種條件因子的作用下,經過緩慢的理化分解,將營養物質歸還給土壤,從而提高【全文閱讀】
據聯合國對179個國家調查結果,森林面積為34.4億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7%。其中,俄羅斯森林面積最大,為7.55億公頃,巴西為5.66億公頃,加拿大為2.47億公頃,美國為2.10億公頃,中【全文閱讀】
日前,來自全國各地的150余輛自駕車、800多名志愿者來到格爾木為藏羚羊“申吉”加油助威。 【全文閱讀】
一個人口眾多的沒有生態道德的民族,是一個可能給世界文明進程帶來災難的民族。最近,一位名叫張興國的特級廚師,成了聞名一時的新聞人物。他因拒絕烹飪野生動物先后離職40次的經【全文閱讀】
澳大利亞專家日前表示,將海豚作為觀賞動物頻繁地向旅游觀光者進行商業展示活動,嚴重破壞了海豚的生存狀態,會使海豚的數量銳減。研究表明,噪音和環境污染已經對海豚的生存產生【全文閱讀】
廣東建設報訊 中國首個CEF濕地國際示范區———汕頭海岸濕地,努力強化保護管理工作,筑就以紅樹林為主體的濱海濕地綠色屏障,形成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全文閱讀】
北緯9°、西經104°。東太平洋海域,一次深入海底2500米的科考活動,剛于一周前結束。【全文閱讀】
我國首個國家濕地公園5月1日將對公眾開放,正在進行中的濕地綜合保護工程格外引人矚目。人民日報4月15日第五版頭條刊登報道——杭州西溪濕地尋找保護與利用的平衡點4月的杭州,草【全文閱讀】
人是自然進化發展的產物,但不能把人僅僅理解為純粹的自然結果!從本質上講,人從來就不是自然的,勞動創造了人本身,他的肉體組織及其功能都是勞動的結果、社會歷史的【全文閱讀】
浙江,一個資源小省,少地、無油、缺煤,一次能源95%靠從外省輸入;浙江又是一個經濟大省,2004年,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大關,達到11243億元。然而,快速的經濟增長,特別是粗放型【全文閱讀】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專論內容提要: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是人類經過深刻反思后得出的科學認識。林業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和諧發展中承擔著重大的歷史使命。近年來,我國果斷【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