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千金人格重
一木千金人格重
商鞅(約前390 —前338),公孫氏,名鞅,戰國時期衛國人,亦稱衛鞅,政治家。
歷史上,齊、楚、魏、趙、韓、燕、秦,被稱為“戰國七雄”。秦國雖然也位列七雄之中,但是,由于它地處西方,中原諸侯還是把它當做戎族(同戎的部族)看待,沒有跟它來往,也不讓它參與盟會。事實上,當時的秦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比中原諸侯國落后,又讓新興的魏國奪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真可以說是形勢嚴峻啊!
公元前361年,秦國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對秦國當時的落后狀況十分不滿,一心想勵精圖治,使秦國盡快富強起來。于是就下令求賢,說:“不論是本國之人還是外來的客人,誰能使秦國發富國強,就重用誰,并封給他土地。”這樣,不少有才干的人都紛紛跑到秦國來了。
秦孝公的求賢令,也深深地吸引了一個衛國人這就是衛鞅。衛鞅出身于衛國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原是衛國國君的后裔。衛國當時比較落后,不得不依附于魏國,所以他很早就到了魏國,曾在魏國相國公叔座門下任中庶子,掌管公族理務。秦孝公下令求賢時,公叔座已經死去了,衛鞅就離開魏國,投奔到秦國來了。
衛鞅來到秦國后,托人引見,得到了秦孝公的重用。他對秦孝公說:“秦國人民向來貧困,生活清苦,終年勞作還吃不飽飯。然而,再看看那些大臣和貴族們,整天游手好閑,欺壓百姓,卻個個富可敵國;而且他們死后,兒孫還可以繼承爵位,這樣的局面如果一直延續下去,秦國就永遠不能強大。”
隨后,衛鞅又說:“一個國家要富起來,必須注重農業;要強大起來,必須獎勵將士;要把國家治理好,必須賞罰分明。有了重賞,老百姓就能拼命;有了重罰,老百姓就不敢犯法。有賞有罰,朝廷才有威信。因此,要想使秦國盡快富強起來,必須進行改革,改變現在的不合理的法度禮制。”秦孝公完全同意衛鞅的觀點,就讓他制訂改革方案。
秦國的貴族和大臣們聽到秦孝公重用衛鞅,打算改革制度,提高農民和將士的地位,紛紛起來反對。秦孝公很為難。他雖然完全贊成衛鞅的主張,但是反對的人太多,自己剛剛即位,擔心會鬧出什么亂子來。因此,只好把改革制度的事暫時擱了下來。
過了兩年,秦孝公的君位已經穩定了,而他仍覺得改革制度對秦國有利,于是,正式拜衛鞅為左庶長(秦國的爵位共二十級,左庶長是第十級),并對大臣們說:“從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長做主。誰違抗他,就是違抗我!”大臣們聽了這道命令,都不敢再反對了。
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左庶長衛鞅起草了一個初步改革的法令,呈給秦孝公看。秦孝公看后完全同意,就叫他去發布,讓全國的人都依照新法令去做。
為了取信于民,衛鞅命人在秦國都城櫟陽(今陜西西安東北)的南口立了一根木頭,并在旁達貼出一張告示:“左庶長公孫鞅令,能移此木至北門者賞十金。”
不一會兒,南門口就圍了一大群人。大家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有的說:“這根木頭誰都扛得動,哪兒用得著十兩金子?”有的說:“這大概是左庶長在跟咱們開玩笑!”但是卻沒有一個人去扛這根木頭。
衛鞅聽說沒有人肯扛這根木頭,就又下令把賞金提高到五十兩。沒想到賞金越高,看熱鬧的人就越覺得不盡情理。大家對這根木頭連碰都不敢碰,更別說去扛了。
正在大家疑神疑鬼的時候,忽然從人群中鉆出一個人來。他打量了一下那根木頭,說了聲“我扛得動!”就真的把那根木頭扛起來走了。看熱鬧的人們則跟在他后頭,一直到北門。
衛鞅這時讓人傳話,對那個扛木頭的人說:“你聽從朝廷命令,是個守法的好人。”并當場賞給他五十兩金子,一分一毫都不少。圍觀的人一見那人真的得了五十兩金子的大賞,全愣了。他們都后悔自己剛才怎么就沒有去扛,結果錯過了一個這么好的發財機會。
這件事很快就傳開了,全國上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老百姓都說:“左庶長真是說話算話,他的命令就是命令。今后,他叫我們怎么做我們就怎么做!”
第二天,很多人又跑到城門口去看有沒有木頭。這回沒有木頭了,換了個新花樣:在昨天立木頭的地方立了一個很大的告示牌(上面是左庶長的改革新法令)。人們大多不認得字,看也看不懂,有的覺得好、有的覺得不怎么好,但是他們都知道左庶長的命令就是命令,大家都得聽,都得服從。
衛鞅的改革新法令主要有三條:一是建立保甲,實行連坐制度;二是獎勵軍功,取消世卿世祿;三是獎勵耕織,實行重農抑商。
新法令頒布之后,秦國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農業生產發展了,農民生活改善了,軍事力量增強了,連著進攻魏國的西部,從河西打到河東,把魏國的都城安邑都給打下來了。
秦孝公見改革的初步計劃獲得了成功,就讓衛鞅實行進一步的改革,也就是第二次變法。這次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廢除井田,開辟阡陌封疆;普遍推行縣制,集權于中央;按戶按人口征收軍賦;統一度量衡;遷都成陽。
這第二步的大改革當然也有人反對。據說有一回,在一天之內就殺了七百多個反對改革的人。更令衛鞅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這次改革進行了四年之后,太子也因批評新法而犯了法。這真讓他為難了。
衛鞅認為,這件事非同小可,如果處理不好,改革大業可能會中途夭折。為此,他面陳秦孝公:“國家的法令必須上下一致遵守。要是上頭的人不遵守,底下的人可就不會相信朝廷了。這可是關乎國家命運的大事!如今太子犯法,是其師傅唆使的結果,責任在其師傅,理應依法懲處他們!”
秦孝公覺得衛鞅說得有理,也就只能讓衛鞅去看著辦了。于是,衛鞅就把太子的兩個師傅治了罪:將公子虔處以劓刑(割掉鼻子),將公孫賈處以黥刑(在臉上刺字)。這樣一來,其他的人包括大臣們就再也不敢反對新法了。
秦國變法之后,僅僅過了十幾年,就由一個貧弱的國家變成了一個很富強的國家。周朝的天王周顯王曾派使者去慰勞秦孝公,封他為“方伯”(一方諸侯的首領)。中原諸侯看到秦國已經富強,覺得不能再把人家當做戎族看待,就都向秦國賀喜。
后來,秦孝公封衛鞅為侯,把商(河南淅川西)一帶的十五個城封給了他,稱他為商君。衛鞅也就因此又被稱為商鞅了。
【人生點擊】
從一定意義上說,任何改革都是利益關系的調整,都不得不觸及一部分人的利益,必然會有支持者和反對者,要想把改革推行下去,取得成功,就必須贏得廣大百姓的信任和支持。要贏得廣大百姓的信任,不僅改革的舉措要著眼于廣大百姓的利益,而且改革本身也必須是由權威的守信之人,能夠說話算數,令行禁止。商鞅在推行改革的新法之前,移木賞金,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展示自己說話算數、言信行果的形象,以取得百姓的信任。
網友關注
- 白衣飄飄的愛情
- 好餓好餓的魚
- 平安夜和金海草
- 寄自床底下的信
- 螃蟹的生意
- 樹洞里的朋友
- 穿山甲球球
- 一生都在熱戀
- 風兒來到大海上
- 小豬上學記
- 愛吃海膽的綠鱗鲀
- 嘎嘎木屋搬家
- 把最愛給誰
- 張輝澤:帶領鄉親把百香果變成致富“金果果
- 唏哩呼嚕當大俠
- 粉色傘裙
- 怕穿皮鞋的母親
- 四姑娘
- 神劍上的字
- 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
- 我與媽媽的最后一次別離
- 一套童話書
- 找不到家的小刺猬
- 河馬先生的大雨傘
- 丫形蘋果樹
- 滿頭鮮花的熊
- 像音樂和像錘子的敲門聲
- 哄老婆不是一件容易事
- 棕熊先生的開心早茶
- 一種智慧叫彎曲
- 你不要像你爸
- 愛孩子,請先愛你的另一半
- 你考慮過愛情的感受嗎
- 冰上蝴蝶陳露的浪漫愛情
- 蜘蛛黑豆兒
- 父親母親
- 強盜黑烏鴉投降
- 眷戀最后那道光
- 生命和愛,就是這樣傳承下來的
- 洗澡時愛唱歌的青蛙
- 小豬和狐貍
- 父親的花
- 氣球的故事
- 愛讀報的獅子
- 嗨,我又結婚了!
- 床的左邊是海,床的右邊是山
- 喜歡和愛是兩碼事
- 靠近你,溫暖我
- 豪豬先生和誰賽跑
- 如果愛情會說話
- 快樂的小籮筐
- 草叢里奔跑的蘋果
- 小刺猬的那根豇豆
- 等你回家
- 狗熊先生舉重
- 賣名字
- 下輩子,你不要再做我的孩子
- 蒙上眼睛的小老鼠
- 池塘里的圓月亮
- 選擇伴侶就是選擇后半生
- 大象來做客
- 54條曼龍魚
- 兩個豬寶貝
- 最美味的早餐
- 我替你記憶一切
- 第五只氣球
- 我需要一個下雪天(I Need a Sn
- 給老爸的快遞
- 父母面前,請放下手機
- 守秘密的小兔子
- 父親的發薪日
- 象先生客廳里的畫
- 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的故事50字簡介
- 針線有愛
- 別偷走父母的快樂
- 因為愛你,連笑都這么像你
- 一棵很高很大的樹
- 長脖子熊
- 籠中鳥
- 父母老了,別讓我們的愛遲到
- 陪著父母去旅行
精品推薦
- 湟中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9℃
- 囊謙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5℃
- 永靖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9/17℃
- 城中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24/10℃
- 洛浦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
- 瑪曲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16/8℃
- 鹽城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沙灣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3℃
- 郎溪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雷陣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21℃
- 鄯善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