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體會范文5篇
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我們傳承紅色基因,延續精神血脈,遠離親人,奔赴最艱難的西藏。_踐行報國之志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考。
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體會【一】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6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總書記特別邀請來自內蒙古、廣西、西藏、寧夏、_5個自治區的13名基層民族團結優秀代表,來到北京參加國慶活動。30日下午,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他們,并同他們合影留念。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首歌曲唱出了我國各族人民的心聲。_族的諺語說得好:指甲和肉分不開。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靠的就是各民族團結友愛;中華民族繁榮富強,靠的也是各民族團結友愛。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國各民族休戚與共,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正是各族人民的同心共濟、團結奮斗,凝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澆鑄了億萬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廈。
哈薩克族有一句諺語:“離群的羊會被狼吃掉,兄弟團結有馬騎,妯娌和睦有飯吃”。對于中華民族而言,民族團結是安居樂業不可或缺的前提,國家長治久安不能離開的保障,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什么時候團結一致,什么時候就眾志成城、興旺發達;什么時候不團結,什么時候就一盤散沙、任人欺凌。這是歷史的結論,也是現實的召喚。正像總書記所強調的,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多元一體,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一筆重要財富,也是我們國家的重要優勢。他指出,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標。實現這個心愿和目標,離不開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團結”。一部中國歷史,就是各民族不斷交流融合、走向統一團結的發展史;一部中國共產黨民族工作史,就是黨在不同時期團結帶領各族人民砥礪前行的奮斗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中國成立66年來,民族團結的感情和信心已經從涓涓溪流匯聚成滾滾波濤。總書記邀請民族團結優秀代表到京參加國慶活動,與他們一起共話民族團結、共祝祖國生日,強調“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其導向意義是顯而易見的。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中華民族美好的未來也同樣需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這是浩浩蕩蕩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這是民族團結筑夢力量的再凝聚,勢如破竹。
“齊心的螞蟻吃角鹿,合心的喜鵲捉老虎”。各民族團結奮斗、共同繁榮既是中華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也是當代中國追夢圓夢的力量之源、希望所在。我們要深刻領悟“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內涵所在、要義所在,始終把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作為重大政治責任來堅守,作為工作接力棒來代代相傳,讓民族團結之花永遠盛開,匯聚起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再出發,唱響“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這個主旋律,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全面推向前進,像一針一線繡出“同心共筑中國夢”十字繡匾的_族代表哈那依先·;艾尼瓦爾所說的那樣,“用一個一個實際行動,繡出在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偉大祖國繁榮昌盛的美麗畫景”。
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體會【二】
總書記近日對川藏鐵路開工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建設川藏鐵路是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一項重大舉措,對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鞏固邊_穩定,對推動西部地區特別是川藏兩省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8年10月10日,總書記曾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對此川藏鐵路建設作出重要強調,規劃建設川藏鐵路,對國家長治久安和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一定把這件大事辦成辦好。總書記再次對川藏鐵路開工建設的重要指示為加速推進川藏鐵路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注入了動力。
川藏鐵路是中國境內一條連接四川省與西藏自治區的快速鐵路,是中國國內第二條進藏鐵路,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干線鐵路之一。川藏鐵路成都至雅安段已于2018年12月開通運營,拉薩至林芝段于2015年6月開工建設,目前工程進展順利。此次開工的雅安至林芝段線路,起自四川雅安,終至西藏林芝,為國家Ⅰ級雙線鐵路,新建正線長度1011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至200公里。
發揮制度優勢,打通發展之路。修建川藏鐵路既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場國家綜合實力的展現,更是一種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展示。雖然前期已經從不同的路段實質性地推進了川藏鐵路建設,但這一次開工的雅安至林芝段是硬骨頭中硬骨頭。正如總書記所強調,“川藏鐵路沿線地形地質和氣候條件復雜、生態環境脆弱,修建難度之大世所罕見。”越是面對重大考驗,越是能夠激發我們的斗志豪情,越是能夠集中展現我們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國鐵集團要主動落實主體責任,有關單位和川藏兩省區要全面加強協調配合,精心組織實施,廣大鐵路建設者要守初心擔使命。從中央到部門,從地方到個單位,從川藏兩省區到全社會,只要我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就一定能夠打通這條通向雪域高原的發展之路。
激發精神偉力,打通雪域天路。川藏鐵路的建設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無論是自然環境方面的,還是科技攻關方面的,這些都是世界性難題。線路長、難度大,該路段是川藏鐵路難度最大的路段,橋隧比95.6%以上,隧道占比85.1%。落差大、地形復雜,從海拔只有500米的成都平原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沿線溝壑深邃、山高路險。工程量大、技術要求高,橫斷山脈的阻隔,川藏鐵路將穿越五個地貌單元、7條大江大河、8座高山、十余條深大活動斷裂,工程面臨著重大災變風險。再苦再難,我們也要迎難而上。只要我們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發揚“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我們就沒有戰勝不了困難。依靠“兩路”精神和青藏鐵路精神,我們打通了西藏交通要道,開啟了西藏美好未來。在科技和經濟等綜合實力更加強大的今天,我們更有信心和能力建設好這條雪域天路。
落實決策部署,打通幸福之路。建設川藏鐵路是黨中央、國務院立足全局、著眼長遠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推進川藏鐵路建設,當務之急需要各有關方面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新發展理念,既要高質量推動工程施工建設,加快推進工程進度,也要保護好鐵路沿線的生態環境,要做到科學施工、安全施工、綠色施工。一手抓工程施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民生保障,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川藏鐵路工程建設,建設一條增進藏區群眾福祉、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幸福天路。
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體會【三】
“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是共產黨人崇高品質與西藏特殊實際相結合的豐碩成果,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民族品格的生動體現。“老西藏精神”的核心是一切為了群眾,它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集中反映著人民群眾現實的愿望和要求。
它得益于藏漢各民族群眾的認同與實踐而得以傳承和發揚,是對“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最好詮釋,是黨的群眾路線的集中反映。在全黨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新形勢下,大力弘揚“老西藏精神”,認真領會其科學內涵與時代價值,著力使老一輩共產黨人的先進事跡與優良作風,成為我們踐行群眾路線的強大精神動力和不竭力量源泉。
“特別能吃苦”才能深入基層。只有貼近群眾,才能了解民需、民憂、民苦,將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在一線解決。“黨在任何時候都要同群眾同甘共苦;黨員必須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這是《中國共產黨章程》的明確要求,也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本。
在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全體黨員干部應牢固樹立以苦為樂,以苦為榮的高尚理念,扎根基層,服務一線,與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通過摸實情、出實招、辦實事來解決實際難題。通過“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磨礪意志,錘煉作風,把樂于吃苦同勤于實踐相結合,立足崗位,真抓實干,使自己的能力在艱苦環境中得到提升,使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吃苦中得以體現。liuxue86.com
“特別能戰斗”才能護國佑民。黨員干部沖鋒陷陣,忘我奉獻,始終成為人民群眾在天災人禍面前的守護神。98抗洪、汶川地震、拉薩3.14事件……,在每一次人民的利益遭到損失或侵犯時,都有共產黨人的忙碌身影。這種一心為民的戰斗精神,既是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體現,也是每位黨員干部必備的素質。
共產黨員的先鋒隊性質決定黨員是一塊特殊的材料,既要在平時看得出來,更要在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始終做到在國家和人民需要時扛大梁,挑重擔,搶頭功。在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我們更要做為人民服務的排頭兵和領頭羊,勇字當頭,敢字當先,忠貞不渝,威武不屈,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和堅強后盾。
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體會【四】
“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孔繁森用生命書寫了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新篇章,為新時期黨員領導干部樹立了光輝榜樣。
孔繁森哪些地方值得新時期黨員領導干部學習呢?
第一,為組織解難,主動報名去西藏。西藏條件艱苦,自不別說。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如果被抽調到,那是組織上的事情,他可是主動報名要去,并寫下了“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條幅,表明了他在西藏干好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第二,為群眾服務,跑遍藏區山路水。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擔任日喀則地區崗巴縣委副書記。在崗巴工作3年,跑遍了全縣的鄉村、牧區。1988年,山東省再次選派進藏干部,組織上決定讓他帶隊第二次赴藏工作。進藏后,孔繁森擔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衛生和民政工作。到任僅4個月的時間,他就跑遍了全市8個縣區所有的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的村辦小學;了解到農牧區缺醫少藥的情況后,他每次下鄉時都特地帶一個醫療箱,買上數百元的常用藥,工作之余就給農牧民群眾認真地聽診、把脈、發藥、打針,直到小藥箱空了為止……藏區的山山水水,彎彎路路,路路彎彎,孔繁森再熟悉不過了。
第三,為事業獻身,以服從黨和人民為天職。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調藏工作期滿,西藏自治區黨委決定任命他為阿里地委書記,這一任命意味著他將繼續留在西藏工作。面對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選擇,他毫不猶豫地服從了黨的決定、人民的需要。1993年春天,年近50歲的他赴任阿里地委書記后,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全地區106個鄉他跑遍了98個,行程達8萬多公里。1994年11月29日,他完成任務返回阿里途中,不幸發生車禍,以身殉職,時年50歲。孔繁森的葬禮上的挽聯:“一塵不染,兩袖清風,視名利安危淡似獅泉河水;兩離桑梓,獨戀雪域,置民族團結重如岡底斯山。”形象地概括了他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對他的永遠懷念。
第四,為革命理想,清正廉潔堪楷模。孔繁森留下且僅留下兩件遺物:一是他僅有的8元6角錢;一是他去世前4天寫的有關發展阿里經濟的12條建議。這就是孔繁森留下的遺產,體現出一名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懷;這就是孔繁森的革命理想,清正廉潔地奮斗了一生。
有首歌是專門寫給孔繁森的,名字就叫《孔繁森》,聽到這首歌,唱起這首歌,我們的眼睛里總會噙滿淚水:或者是被感動,或者是被激勵!
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體會【五】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鐵路總公司原副總經理盧春房表示,川藏鐵路建設非常有必要,不僅有戰略意義,目前這條鐵路的建設正在探索,預計今年可以批準,甚至可以實現部分路段的開工。
有那么一條鐵路,從最初的規劃設想到最終的動工修建,經歷了百余年的風雨。歷經清朝、民國和共和國,還一度被認為是不可能建設的天路。但在一代代勤勞、不畏艱險的中國人努力下,這條天路已經成為不可爭議的現實,是世界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跡,這就是川藏鐵路。
川藏鐵路東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線路全長1838千米,設計速度160至200千米/小時。川藏鐵路是連接西藏各個城市的大動脈,同時依托四川成都,加強西藏和中東部城市的交流。對接經濟活力更強勁的中東部地區,無疑會對西藏地區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
當然,川藏鐵路的重要性,除了在經濟發展以外,還體現在工業、國防上的重要性。川藏鐵路的修建和開通,無疑能夠大大縮減人們入藏的時間,也能夠讓國家更好的管理和發展西藏。加強西藏和其它省的聯系,無疑有助于國家的穩定。川藏鐵路像一條大動脈,讓西藏能夠緊緊圍繞各個地區形成緊密聯系,共同發展繁榮。
總書記說過,“建設川藏鐵路,是促進民族團結、維護中國國家統一、鞏固邊_穩定的需要,是促進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治藏方略的重大舉措。”可見,在國家層面上,川藏鐵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川藏鐵路加強了民族的團結和交流,加強了民族之間的感情。讓西藏地區的同胞們,能夠快步跑進小康社會。
西藏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有被譽為高原精靈的藏羚羊。這里的動植物資源豐厚,但同時也十分的脆弱。川藏鐵路的建成,不僅能夠方便人們的出行,還能起到加強生態保護、防止水土流失、實施道路綠化等配套的提升。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有效保護了西藏地區珍貴的動植物資源。保證當地的動植物不會因為人類活動的加劇而減少,實現“一個都不能少”的目標。
作為雪域高原的“天路”,川藏鐵路的施工難度大,被譽為世界工程史的一大奇跡。穿越地球上地質活動最劇烈,地質狀況最復雜的橫斷山脈,八起八落,累計爬升高度14000米,這在任何一項鐵路工程建設中,都是難以想象的。但是,完成川藏鐵路的建設,是無數鐵路工作者的夢想和責任,在他們身上,全都是不怕苦不怕累的勞動者光芒。川藏鐵路的建設,少不了他們每一個人的努力和付出。
川藏鐵路能夠加強西藏和各個地區的聯系,能夠將西藏緊密的擁抱在高速發展中國的懷抱里,讓西藏人民感受到祖國日益強大。川藏鐵路不僅是連接西藏和發達地區的經濟大動脈,還是連接中國民族團結的橋梁,更勾勒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卷。相信,川藏鐵路這條“天路”能夠為我們吹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號角。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體會,想要了解更多優質的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體會,請大家多多關注“查字典范文網”。
【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體會范文5篇】相關推薦文章:
2021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演講稿 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會
2021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演講稿 2021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 解放軍
上一篇: 2021教師節最新發言稿范文精選5篇 下一篇: 學黨史黨員批評與自我批評發言2021(精選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