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雙減政策心得體會三篇
“雙減”政策的出臺,對學生,對老師都是新的挑戰與機遇。每一位教育人,都將為打造更高更優的教育質量,培養更加全面的新時代接班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下面查字典網為您傾力推薦了學習雙減政策心得體會三篇,希望您及時采納。
1.學習雙減政策心得體會
“雙減”政策的目的在于讓教育回歸本真,全面落實立德樹人,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教會學生學習是重點,教會學生做人是關鍵。
一、備課
要減負學生更需抓實備課,提高備課精度,注重實效。物理組研究學情與教材,提高備課實效,不僅增加了授課知識點的分層,也在課堂上增加了學生在哪個環節可以進行展示的的集備,充分將學生主體落實,時時不忘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
二、課堂教學
1.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和課堂投入度,強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體現從物理走向生活的思想,課上引入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例和學習材料,從事例和材料中獲取知識,讓學生將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促進知識的實踐轉化和綜合應用。
2.充分利用課堂,打造高效課堂,當堂學、當堂測、當日清。做優課后解惑服務,讓疑惑的及時消化,讓消化的及時鞏固,不留疑惑至明日。
3.注重知識的結構化建立,強調從“做中學”獲取知識,將實驗室搬進了課堂,將實驗儀器放在教室內,方便學生隨時進行實驗,利用實驗解惑遇到的困難,注重了學生的學科素養的培養,能力的提升。
三、課后
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作業原來每天15分鐘,而現在不留作業。但對學生的要求卻沒有放松,留更多的時間給學生讓他們更好有針對性的提升能力,讓他們關注科技的魅力,教育他們成為一名關心國家、服務社會的人才。有效的減負,價值的高效,為國育才,強國有我。
2.學習雙減政策心得體會
雙減政策的實施對我們一線教師的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要領會政策的精神,提高自己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識,才能用新理念來開展教學,創造新的經驗方法。在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以學生為主體,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不能簡單的以分數來衡量孩子的能力。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一直走在時代的前端,處于不斷地創造和改革中,內容不在是局限于課本上,我們通過課堂上巧妙的設計活動,給孩子們提出問題,讓孩子們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將課堂還給孩子,極大的提高孩子們的課堂參與度跟積極性,來確保教育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相信在我們的有效教學下,孩子們的綜合能力會更上一層樓。
3.學習雙減政策心得體會
作業是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雙減政策”的出臺意味著此后減負是各地教育教學組織必須落地的“雨點”。陳老師的《“雙減”政策下的有效作業設計》直播課,可謂是一場“及時雨”,為龍港的小數老師們答疑解惑,為老師們的今后的作業設計指明了方向。
一、種下“發散”種子
陳加倉老師在課上指出,“不按照常規思路,積極創新,從不同角度分析,通過不同途徑和方式解決問題,培養發散思維能力。”他結合幾道例題給我們生動講解了如何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比如一道題老師應多鼓勵學生嘗試用多種方法解答,并在比較中優化,從而不斷地激發學生的潛能。從另一方面來看,這其實不僅僅是對學生提出了挑戰,更是對老師們提出了新的挑戰。老師在備課時,也應跳出舒適區,不拘泥于教材給出的“答案”,更應善于摸索,鉆研和總結方法和規律,成為帶領學生學習的“先行者”。
二、培育“創新”之花
如何給學生布置作業,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建構能力。陳加倉老師的“題組練習”給予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對比中加深理解,突破知識混淆點。比如,2.4+7.6×5,2.4×5+7.6×5,這樣的兩道題給學生呈現,不少學生會得出相同的答案,就是混淆了運算順序和乘法分配律,老師結合講解,學生就能很清楚地區分和辨別兩者之間的區別。
三、結出“數學”果實
數學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承載了育人的重要使命。陳加倉老師的“主題研學”作業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趣、好玩、有用。他通過讓學生主動嘗試對常見的“國旗”作畫,不僅讓學生在實踐中明白了許多數學知識,還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精神。今后的作業設計,我們不應只讓數學知識局限在課本和作業之內,更應綻放在日常生活之中,真正讓學生學有所獲,學以致用。
上一篇: 2021弘揚勞模精神激發奮進力量心得體會范文 下一篇: 五月五端午節說說 五月五端午節朋友圈祝福語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