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七一講話精神要點2021 七一講話精神要點2021心得體會
作為一名基層黨員,應牢記總書記在七一的講話,自覺踐行總書記的思想,保持初心不變,永葆黨員本色。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七一講話精神要點2021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考。
七一講話精神要點2021心得體會一:賡續紅色血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首次提出了偉大建黨精神并全面概括了其基本內涵并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偉大建黨精神已經深深融入了我們黨的血脈之中,為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不畏艱險、奮勇向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我們要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
始終做到堅持真理、堅守理想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價值。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飽經劫難,為救亡圖存,無數仁人志士嘗試了多種救國方案,但均以失敗告終。在近代中國最危急的時刻,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銳利思想武器,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真理為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引著中國共產黨人克服重重艱險,接連創造舉世矚目的偉大奇跡。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和精神支柱。百年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守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始終牢牢地把握正確的前進方向,領導人民群眾改變了近代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領導人民群眾改寫了近代中國落后挨打的悲慘命運,領導人民群眾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新征程上,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必須始終做到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要深刻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特別是要深刻感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性、科學性、人民性和實踐性,不斷以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自覺將黨的遠大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統一,堅定不移地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始終做到踐行初心、擔當使命
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黨的初心和使命集中反映了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和奮斗目標,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是貫穿我們黨百年奮斗史的一條紅線。中國共產黨來自于人民,自誕生之日起就毅然扛起了實現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的歷史重擔,即使面臨的形勢萬分艱難,中國共產黨都始終初心如磐、本色不變;即使前進的道路上充滿驚濤駭浪,中國共產黨都勇立時代潮頭、敢于沖鋒陷陣。踐行初心方可行穩致遠,擔當使命才能開創未來。回顧黨的百年發展歷程,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守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可以說,正是因為堅守初心和使命,我們黨才能在極端困境中發展壯大,才能在瀕臨絕境中突出重圍,才能在困頓逆境中毅然奮起。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行至關鍵歷史節點,在這個重要的交匯期,必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始終做到踐行初心、擔當使命。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和勇往直前的進取姿態開拓創新、真抓實干,為實現黨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為人民群眾創造幸福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奮斗;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最大限度地凝聚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繼續以不可阻擋的步伐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始終做到不怕犧牲、英勇斗爭
一百年來,在應對各種困難挑戰中,我們黨錘煉了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于斗爭、勇于勝利的風骨和品質,這是我們黨最鮮明的特質和特點,也是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誕生于國家積貧積弱、民族危急存亡的舊中國,黨在創立之初就致力于為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而浴血奮戰、英勇斗爭,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犧牲斗爭的歷史。革命戰爭年代,正是因為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我們黨的先烈才能展現“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的英勇無畏、才能擁有“甘將熱血沃中華”的堅貞不屈,才能體現“怕死不當共產黨”的大義凜然。和平建設時期,正是因為不怕犧牲、敢于斗爭,我們黨才能形成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和脫貧攻堅精神等偉大精神,才能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決心,將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化蒙塵的舊中國改變成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文化繁榮的全面小康之國。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我們黨面臨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必須繼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始終做到不怕犧牲、英勇斗爭。要增強憂患意識和底線思維,不斷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提高從政治上分析研判問題的能力,做到“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要提高斗爭意識、振奮斗爭精神,在風險考驗面前敢于“拔刀亮劍”,在歪風邪氣面前勇于斗爭到底,不畏犧牲、殞身不恤,不斷提高斗爭的勇氣和韌性,勇于戰勝一切風險挑戰。
始終做到對黨忠誠、不負人民
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的首要政治品質,是黨章對黨員的基本要求。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從一個僅有50多名黨員的小黨發展成為擁有9500多萬黨員的百年大黨強黨,就在于廣大黨員在風險考驗面前對黨忠貞不渝,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變其節。正如總書記所言:“我們黨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艱險和磨難,但任何困難都沒有壓垮我們,任何敵人都沒能打倒我們,靠的就是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不負人民,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本色。中國共產黨因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百年以來,黨領導廣大人民群眾進行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起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領導廣大人民群眾進行建設,解決了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條件;領導人民群眾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除絕對貧困,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世界性、歷史性壯舉。黨的百年歷史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新征程上,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必須始終做到對黨忠誠、不負人民。要自覺踐行“兩個維護”,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堅定不移地忠于黨的事業、忠于黨的信仰,忠于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堅決貫徹執行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增強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堅決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希望。
七一講話精神要點2021心得體會二:讓馬克思主義照亮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路
思想就是力量,思想的偉力最深刻、最持久、最強勁。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刻也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指導,一刻也不能沒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智慧。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史,不僅是一部“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信仰史,也是一部“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為了群眾”血濃于水、魚水情深的馬克思主義理想奮斗史,更是一部運用馬克思主義深刻改變世界的波瀾壯闊、氣勢磅礴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實踐史。新征程上,以史為踐、開創未來,唯有深刻洞察百年黨史中的信仰力量、價值情懷與思想方法,才能腳下有力量、行穩致遠,才能站穩立場、堅守初心,才能提升本領、改變世界,讓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光芒照亮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路。
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
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
正如總書記所指出的,“一名干部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做到‘風雨不動安如山’”。從1920年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時的“真理的味道有點甜”,到1927年共產黨人楊闇公受盡酷刑折磨后喊出的“你們只能砍下我的頭,可絕不能絲毫動搖我的信仰”;從孔繁森、焦裕祿、王進喜等共產黨人矢志不渝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再到脫貧攻堅一線1800多位黨員干部用熱血燃燒出信仰的熊熊之光,這背后都是忠誠的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思想支撐。可以說,堅定的政治信仰和對共產主義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不僅是中國共產黨人百年光輝奮斗史中最鮮亮奪目感人的精神底色,也是中國共產黨引領民族復興實現三次偉大飛躍的不竭精神動力。
但是,今天仍然有很多黨員干部對馬克思主義有各種錯誤的認識,突出表現在馬克思主義在有些黨員干部頭腦中的失位,正像總書記所批判的:“在我們黨員、干部隊伍中,信仰缺失是一個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在一些人那里,有的以批評和嘲諷馬克思主義為‘時尚’、為噱頭……”有的黨員干部甚至出現“不信馬列信鬼神”的現象;也表現為在有的工作領域中馬克思主義邊緣化、空泛化、標簽化現象。毫無疑問,這些問題的存在勢必會影響人心,影響民族偉大復興的前行之路。
因此,在新征程上,讓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照亮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路,就要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觀,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既要善于學習馬克思主義,以孜孜不倦、氣而不餒的學習態度力求在理論學習基礎上彌堅信仰,也要做到學史增信,認真學習感悟黨的光榮傳統與優良作風,不斷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信仰信念信心照亮奮斗之路。
踐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
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保證
中國共產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的百年歷史,實際上就是依靠群眾、為了群眾而贏得革命戰爭勝利的斗爭史,就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而推進發展的改革史,就是為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接續努力的奮斗史。在此過程中,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得到了不斷豐富和發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人為本、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等都體現了不同歷史階段中國共產黨的價值情懷。正如總書記所說,“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可以說,堅持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前行的政治保證。
在新征程上,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需要我們繼續堅守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初心”,堅持把人民群眾擺在心中最高位置,將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中,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唯如此,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能凝聚人、激勵人。
善用馬克思主義“真經”
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思想武器
一部百年黨史,一部中華民族復興史,實際也是一部中國共產黨堅持、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思想史。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真經”捕捉和解決“中國問題”。毛澤東同志針對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36年長征結束15年時間中黨內存在的經驗主義、教條主義思想路線問題,堅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等思想方法,為我們黨確立了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最終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同志用白貓黑貓論等思想方法,解決了生產關系對生產發展的束縛等問題,并最終形成了鄧小平理論;江澤民同志針對黨的理論跟不上時代發展要求的問題與時俱進地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胡錦濤同志針對“唯GDP”論的片面發展觀,以人為本地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總書記針對步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如何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篇章這一根本性問題,堅持頂層設計、問題導向等思想方法,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可以說,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民族復興問題始終交織在一起。
在新的征程中,作為新時代黨員干部,我們不僅要把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為看家本領,老老實實、原原本本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更重要的是搞清楚理論問題,既科學、全面地認識馬克思主義,又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的創新與發展,做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信仰者、堅守者和運用者。要樹立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把作為普遍真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地、歷史地應用馬克思主義,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應用于中國革命的具體環境,“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應用它。”
總之,總書記指出:我們必須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繼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站在建黨百年的新起點,對馬克思主義真理的信仰、踐行與運用依然是我們共產黨人的責任,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論密碼。
七一講話精神要點2021心得體會三:堅定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時間是最好的見證者。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產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新的趕考之路,就是在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之后,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要求我們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更加堅定地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就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華民族近代以來180多年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100年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70多年的歷史都充分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
新的趕考路上,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問題、推動工作,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結合實際創造性地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做到既為一域爭光,更為大局添彩。
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就要與時俱進強化理論武裝。從我們黨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一百年來,馬克思主義深刻改變了中國,中國極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沒有辜負中國,中國沒有辜負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
新的趕考路上,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特別是要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就要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道路問題至關重要。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更是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回顧百年黨史,實踐已經雄辯地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正是走上了這條道路,我國才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后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新的趕考路上,必須堅持、捍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胸懷“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和安全,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昂首闊步走下去,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就要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新輝煌。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主題,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成就來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新的趕考路上,必須牢固樹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做到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就要發揚偉大建黨精神。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勇立潮頭。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第一次提出和概括出偉大建黨精神,強調“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可以說,這是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原創性貢獻,是對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的豐富和擴展。在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巖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等諸多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回望歷史,我們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
新的趕考路上,必須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發揚“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勇挑重擔、苦干實干,不懈奮斗、永遠奮斗,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留下許黨報國的奮斗足跡,做到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一講話精神要點2021心得體會,想要了解更多優質的七一講話精神要點2021心得體會,請大家多多關注“查字典范文網”。
【解讀七一講話精神要點2021 七一講話精神要點2021心得體會】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七一講話慶祝建黨100周年講話要點 七一講話考點清單 下一篇: 大學生求職自我推薦信 大學生求職自我推薦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