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唐山大地震45周年祭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講述了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強烈的地震,當時的唐山上空電光閃閃,驚雷震蕩。在強烈的搖撼中,這座百萬人口的城市在頃刻間夷為平地。為了大家學習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唐山大地震45周年祭的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1
一直以來一個人沒有勇氣看《唐山大地震》,昨晚早早的__,讓__陪著看了,隨著劇情的演繹,心情跌宕起伏,無法抑制的慟哭。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它讓我們流下的不只是眼淚,而是震撼靈魂。
《唐山大地震》的震撼,不是矯情,它不是導演的杜撰的災難片,它是真實的,歷史重播。
看著影片中那些房屋頃刻坍塌,無數生命轉瞬被吞噬,我們那顆心無法做到冷漠。
從昨天晚上到現在,眼淚總是不由的流出,心在顫抖,我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來平復自己,唯有借助文字……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時我還沒出生,每次從別人口中聽說,但真的沒有概念。馮小剛導演的這部電影,是發生在1976年唐山地震中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地震發生時,水泥板壓著兩個孩子,母親李元妮在廢墟上扒拉著,哭喊著:“求求你們,救救我的孩子,都救吧,要都救出來啊,我給你們當牛做馬!”撕心裂肺的聲音把我們的心都震疼了,哭碎了。救助員只有粗糙的雙手和簡陋的工具,生命危在旦夕。救助員對母親說,只能救其中一個孩子,必須選擇一個,不然兩個都活不了。這是多么的殘酷,多么無奈的抉擇,孩子是母親的心頭肉,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最終,母親低泣,救弟弟方達。母親這句話在姐姐方登的耳邊如雷炸開,姐姐流下絕望的淚。
生與死的抉擇,猶如冰冷的匕首插入方登的心。
方登心里痛啊,這一痛就痛了32年。
母愛是世上最偉大的,可在災難面前,這份愛卻又那么渺小,自己根本無力拯救孩子的生命。
母親心里苦啊,這一苦就苦了32年。
誰也沒想到,姐姐方登在尸體堆里奇跡般活過來了,后讓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在方登的意識里,她是一個讓母親拋棄的孩子,她對母親的糾結從地震那天就埋下了怨恨的種子。從此,她沉默寡言,即使有疼她愛她的養父養母,她也沒向他們道出那段無法忘卻的記憶。當年那塊水泥板一直壓在她心里,她無法快樂,無法救贖,心靈的余震和地震一樣帶給她難以忘卻的傷痛。多年來,方登從沒去唐山找過母親和弟弟,在她心里面,家人都死了。
弟弟方達雖在那次地震中失去了一條胳膊,長大后出息了,有了自己的公司、車子和房子。他要接母親過去住,母親不依。他又想在唐山給母親買套新房子,母親仍不依。母親說,我不搬,我哪都不去,不然姐姐和爸爸的魂回來,找不到家。母親無法跨越橫亙心上的那道坎,母親說,如果我過得紅花柳綠,就更對不起你姐了。次地震把母親這輩子都毀了,母親守著一堆廢墟過日子。倒的房子都蓋起來了,可母親心里的房子再也沒有蓋起來。
我想,也許只有大悲大痛后才能大悟大徹,才能深切體會母親心里的疼痛,才能感受母親常說的“沒了,才知道什么是沒了”。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2
唐山大地震這部影片看后讓整個人的身心都受到深深的震撼,在心里久久的回蕩、揮之不去,對于一部電影能做到這樣,能夠說已經到了化境了,整個故事圍繞的是一個人類歷史上可怕的一次災難性自然災害,一個母親在帶著自我的孩子如何經歷這次災難,如何在最困難最無奈的時候面臨著人生最痛苦的抉擇,在只能選擇放棄一個自我的骨肉的時候那種無奈,那種杯具,太讓人感動了,有時候想一想,人類的確是很渺小的,對于災難我們只能選擇理解,只能忍受,只能看著自我的親人離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災難面前我們只能選擇我們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災難減少到最小,只能含淚的抉擇,很無奈。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一開始就來一次所謂的天翻地覆的大地動,飛沙走石天翻地覆,撕心裂肺的哭喊加上母親孩子的呼喚,一下就將人性最弱點給激發到了極點,什么是人性最極點呢?母愛,在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面前我們的最弱點會暴露的一覽無余,僅有在母親的面前我們才覺得是絕對最安全的,可是在大地震的時候母親也救不了我們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呢?,一個母親在自我的兩個孩子面前的時候只能痛苦的最終選擇救出一個,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我的另外一個孩子被大地震給吞沒他幼小的生命,人性最薄弱的一面被激發到了最高點,太杯具了,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覺最成功的主題思想就是告訴我們人生的真正意義是什么,人活著應當如何抉擇,在遇到無法改變我們的困難的時候,我們應當選擇有信心的戰勝這種困難,僅有自我有信心了困難才能向我們低頭,僅有自我偉大了,困難才會渺小,不要放棄任何一次期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災難來臨的時候我們依然是有期望的,只要有一絲陽光,明天的種子就會發芽,世界就會更完美。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唐山大地震45周年祭全部內容,如果喜歡請持續關注“查字典”。
上一篇: 楚門的世界觀后感800字議論文 下一篇: 校長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的演講稿 愛國主義教育講話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