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故事100講觀后感 黨史故事100講觀后感500字
觀看黨史能夠快速幫助我們知悉我黨的發展歷史,總結經驗少走彎路,并且能夠準確傳達黨的中心思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黨史故事100講心得體會1000字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一起來看看吧。
黨史故事100講觀后感一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在建黨100周年之際,黨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黨的歷史是一部輝煌的奮進史、斗爭史,蘊含著寶貴的精神財富。學習黨史,不但要勤學,更要善思、實踐、深悟,做到入腦入心,方能從黨的百年偉大奮斗歷程中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
以學促思,學思結合方能有所獲。總書記強調:“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學習應是一個全面系統的過程,學就要學得透徹,想更要想得明白。黨史學習要注重學思結合、學練結合,既要學好“教科書”,也要多看“課外書”;既要做好“練習題”,也要答好“思考題”。要立足于關于黨史學習的指定書目,把里面的內容學深、學透、學好。此外,在學好“教科書”的基礎上,還要利用好黨史故事、紅色影視金曲、紅色教育基地、老黨員口述黨史等各種“課外書”,進一步豐富黨史知識,拓展知識面。“學而不思則罔”,有了充足的黨史知識,才能啟發思考、提煉智慧、凝聚思想。
以思促踐,思踐并重方能有所得。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行動是對思想的檢驗。黨的百年發展歷程中,各種先進的理論層出不窮,而這些理論發展的歷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思考、不斷實踐、“思”“踐”并重的過程。老一輩革命家通過不斷思考探索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不斷創新創造了一系列具有極高指導性和實踐性的理論成果,一次次照亮了黨的理論發展史,一步步指導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取得非凡的發展成果。學習黨史,就要常思、善思,想明白在面對未知和重大抉擇時,革命先輩是如何在危機之中育新機、于變局之中開新局以及如何從實踐中創新理論,又以理論指導實踐更加具體有效的,從而從中汲取靈感、借鑒經驗,為當前及之后一段時期的各項工作、各項實踐打開大門。
以踐促悟,踐悟合一方能有所成。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若說“思”是對學習的再凝練,“踐”是對學習的再深入,那么“悟”則是對學習的再升華,而理論創造創新恰恰離不開“悟”的過程。鑒古而知今,學習黨史,是牢記初心使命、強化黨的自我革命、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的必由之路,而要走好這條路,就要不斷深化“悟”的過程,既要悟原理,也要悟方法、悟思想、悟經驗。明悟黨史,才能在前進的途中撥開重重迷霧,堅定方向。要結合當前和以后一段時期內本行業、本領域、本地區的重點工作部署和發展目標來強化實踐,邊行邊悟,踐悟相合,從而推動更多的理論創新,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黨史故事100講觀后感二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當前,各地黨史學習教育如火如荼開展。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如同一座巨大的精神寶庫,是9100多萬黨員最好的“教科書”“營養劑”。廣大黨員干部要積極主動投入黨史學習教育“大熔爐”,錘煉忠誠愛黨的真心、擔當使命的初心、清正廉潔的恒心。
知史明志,錘煉忠誠愛黨的真心。天下至德,莫大乎忠。總書記強調,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從建黨之初,一艘小小紅船,越過急流險灘,穿過驚濤駭浪,成為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靠的是千千萬萬共產黨人的忠誠。從革命先驅李大釗,到抗日英雄楊靖宇;從“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到“再干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進喜;從深藏功名的張富清,到“扶貧之花”黃文秀,不同歷史時期,無數共產黨人用青春和熱血書寫了對黨的無限忠誠。廣大黨員干部要對標先輩先烈,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黨愛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毀其節。
知史為民,錘煉擔當使命的初心。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百年來,無論世界風云變幻,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不曾改變。從開天辟地到改天換地,到翻天覆地,再到驚天動地,我們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成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持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百姓心為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身入心至,在鄉村振興、掃黑除惡、疫情防控等重大斗爭一線,問情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著力解決“急難愁盼”問題,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安全指數。
知史修身,錘煉清正廉潔的恒心。清心只為本,直道是身謀。總書記曾告誡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是共產黨人為官從政的底線。在黨的歷史長河中,有“背著金條乞討”的劉啟耀,有“心里裝著人民,唯獨沒有自己”的焦裕祿,有“一腔熱血灑高原”的孔繁森,有甘做人民“樵夫”的廖俊波……他們公而忘私、清正廉潔的品格令人景仰。歷史是一面鏡子,既照美善,也照丑惡。一些蛻變的腐敗分子,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遭到黨和人民的唾棄。廣大黨員干部學習黨史,要以反面典型為戒,以“檢身若不及”“三省吾身”的自覺,嚴格要求自己,把好權力關、金錢關、美色關,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坦坦蕩蕩做官,錘煉清正廉潔的恒心。
以上就是黨史故事100講觀后感六篇,想要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本網站。
【黨史故事100講觀后感 黨史故事100講觀后感500字】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觀看七一建黨100周年慶祝大會直播心得體會范文三篇 下一篇: 黨史故事100講心得體會 黨史故事100講心得體會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