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與失浙江高考作文 得與失議論文800字高考
高考雖然結束了,但是高考的作文題對于高一高二的學子還是很有借鑒參考作用的。下面是查字典網站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得與失浙江高考作文,歡迎大家參考!
得與失浙江高考作文一:人生一世 何計得失
得失,并非在起點敲定的劇本,也非在終點清算的賬單。它是貫穿一生的影子,充塞每一段過程。
得失皆是難以界定的。比起具象的實體,它有流動的特性。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失去,失去時間,失去能量;無時無刻不在得到,得到氧氣,得到思想。即便有如出一轍的經歷,每個人自以為的得失也有所不同。當手伸入水中,有人視其為嘗試的第一步,有人懷揣洗滌的目的,而我更愿體會那種冰涼的觸感。因為它激發即時的反饋,而不是延后或超前的。時間的偏移導致錯亂,導致我們過分關注過去時或未來時,而忽略當下。當下的得失是對時局的即時反映,是最立體可感的。因此,相較將目光投向已逝或未來,我們更應把握過程中的每時每刻。
丈量過往,總平添遺憾。模擬未來,常徒增虛妄。立足一時或一階段的得失,插下鮮明地寫著“起點”或“終點”的旗幟。這種行為總有些急功近利的味道。我們為何不能擁有無窮個起點與終點呢?生命由階段構成。每個階段都從一個新起點導向一個新終點。同時,起始是瞬時性的。決定生命走向的是過程。我們不必懼怕開始或結束。開始是因上一個結束,結束是為更好的開始。泰戈爾曾說:“有一個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從此我的腳步就輕盈了。”得失的過程既反叛自我,又超越自我。正是一段段過程構建了自我。每一段都不許被清除。當目光被聚焦至開端或結局,結論便狹隘了。而非有結論不可嗎?蓋棺定論,像一個對繁雜人生的巨大否定。
凝視終點的人重物質。物質的必要性不可否認。但家財萬貫的葛朗臺絕比空有魚骨的桑迪亞哥不幸。渴望“得”是正當的,人卻極易異化為欲望的奴隸。“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長此以往,獲一次“得”不過是抱薪救火,飲鳩止渴。
凝視起點的人重精神。我們需要后顧和前瞻。可是世界充斥著不確定因素。信念會經歷地震,甚至被徹底推翻。一個煞有介事的“起點”,浮載著儀式感和理想主義的泡沫,脆弱得不堪一擊。在一個隨時可以重新出發的年代,起點失去了被標注的意義。
同時,起點與終點也是難以界定的。肉體的誕生并不代表起點,就像肉體的消亡并不代表終點。得與失也無法代表起點或終點。我們在和世界進行一系列交易與賭博,得失不定。而只要世界是永恒的,我們便看不到開始,等不到結局。
“不計得失”不等于不顧及、不在意,更不等于玩世不恭、游戲人間。不計得失在于強調不統計、不后悔、不畏首畏尾。在得與失之前,在自我的價值觀下,我要追求的是“得”的最大化,“失”的最小化。而改變需要付出。“塞翁失馬”推崇的“無為”令人存疑。安然自若的態度反面體現了一種令人痛惡的遲鈍。
得與失是一個過程。而我們應投入這個過程。
點評:
考生的思想力和表達力,向來是作文考查的兩大要點。今年浙江卷的作文題目,確定觀點不難,難在如何論證。能否對“得”與“失”的關系進行論述,能否對三種觀點加以對比權衡,將展現考生不同層次的思維品質。
本文的開頭,用兩個否定式比喻,先破后立,推出觀點。有文采,有新意,有態度。
第二段對“得失”概念進行界定,強調其“流動性”。此時的“得”,可能是彼時的“失”;你以為的“得”,可能是我認為的“失”。還涉及了“得失”概念的時間性,強調要關注當下。第三段對此進行了更充分的論述,批判了急功近利的心理。
接下來三段分別對觀點一和觀點二進行具體批駁,分析其實質,是為“破”;最后兩段正面論述觀點,強調觀點三的合理性,是為“立”。
總體構架,先破后立,思路清晰;文字簡潔有力,更增魅力。作為高二學生的習作,可謂佳作。(盧菲菲)
得與失浙江高考作文二:淡看“得”,扛住“失”
作家白落梅曾言:“人生沉浮,世事難料,當知得失隨緣,閑淡由之。”面對當今物欲不斷縱橫,新事物不斷更替,追名逐利步伐不斷加緊的時代,人們不免停下腳步,駐足思考該如何看待得失二者的平衡。我認為,不論是令人喜悅的“得”,抑或是令人喪氣的“失”都僅僅只是人生無數浪潮的一部分,一段過程。而
唯有淡看得,方能擔得起失。
“得到”意味著擁有,而擁有,更像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一件事情的對立面,也許會碰到稱心如意的那一面,但面面之間的轉化卻可以無處不在。有人因為得到,為此亢奮不已,抑制不住無窮的想要得到更多的貪欲,然而“開成花災的玫瑰不是燦爛,而是荒涼”,過了頭的喜悅帶來的不僅是喜悅,更像是一張無形的巨網,遮蔽住視線的光明,遮掩住心靈的清醒。在世界的沉浮中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掌握人生方向盤的權力。
因此,得到固然是好事,但面對得到,更重要的是擺正如何看待得到的心態。淡然,便是最好的方法。“天地不過是搖擺的逆旅,晝夜不過是光陰的門戶”,當你對于得到,寵辱不驚,持一顆淡然的心,持一種心平氣和的處世之道,你會發現,得到,也只不過是一個平凡的過程,只不過是品嘗人生百態的一個部分。它不會成為迷茫的霧,不會成為束縛的網,不會帶來夸張的喜,不會帶來可怕的貪。它是平和的,自然的,是黑暗中的燈塔,但找到它時又不必過于驚喜,是春日第一朵野花綻放,但看見它時又不必期待有更多的花兒盛
開。
太宰治于《人間失格》中寫道“若能避開猛烈的歡喜,自然不會有悲痛來襲。”誠然,得到的滋味自然是歡喜的,是種下希望的種子看見它生根發芽,是渴望的有了雛形而非泡影。然而,人生路漫漫,誰也不能保證一生都順利平安,一路繁花相見,成功與得到相伴。失去,亦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們總是會對于失去惆悵不已,心有不甘,有人為此消沉厭世,一蹶不振,胸中養著毒蛇,在園子里栽種怨恨。然而,失去真的那么可怕嗎?擔不起失去的痛苦的人,必然是淡看不了得到的人,真正懂得處世之道的
人必然懂得:得到亦喜,失去亦無妨。
失去不意味著在這個狂妄的時代,丟失了與之抗衡的資格,相反,正因為失去,才義無反顧,才無所畏懼,因為失去,才有得到,才有對于逆境中逆襲的歌頌。失去是需要被承擔的,而那份“擔得起”的勇氣,
又是從淡然中獲取的。
一件事可以分為三段:起點,過程,終點,人生也可以,得失也可以,但在我看來,得失,只是過程,只是其中的一段,沒有那么坦然的視作起點,也沒有那么悲觀的當作終點,在面對得失的過程中,最好的面
對它的方法,便是——淡看得,方能擔得起失。
得與失浙江高考作文三:得失皆一旅,內化礪前行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膾炙人口的故事告訴我們,得與失往往攜伴而游,貫穿于生命的始終。而我們卻常無法正確地對待得與失,因此,將得與失看成生命的一個過程,能夠助己砥礪前行。
得到與失去是一個過程,這意味著它同樣也具有起點和終點。得與失意味著一段過往的結束,當然也意味著一段新旅程拉開序幕。因此,將得與失作為終點和起點并非謬誤。
然而,“終點”即一件事的結局,追求一個完美的、誘人回憶的結局是人之常情。而為了把一個“終點”塑造得完美往往會帶來不自覺的壓力,導致自己患得患失、惴惴終日,反而與所期望塑造的完美“終點”背道而馳。同理,以得失為起點也會影響一個人應對一件事情的心態。若剛剛得到什么,站在一個高起點看待下一件事,可能會驕傲自滿,不小心成為在樹下睡覺的兔子;若剛剛失去什么,站在一個低起點看待下一件事,可能會因害怕再一次失去而畏首畏尾,不能果斷出擊。
想把得失看成過程并非易事,斷不可缺乏顧全大局、舉重若輕的氣度。二十八歲的程序員郭宇放棄高薪的工作,踏上了領略世上美景的旅途,得到了自己向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曾經說過:“成年人避免油膩的最好辦法就是停止回憶自己的高光時刻。”他沒有把金錢、事業的得失看得那么重要,也許這次的得失只是人生的一個小的轉折點而已,用失去自己不那么在意的東西進而得到己之所大欲,又何樂而不為也。“常勝將軍”陳毅也打過敗仗,卻從未因此糾結于得失成敗、一蹶不振,他會展平地圖,靜心分析此次敗仗的根本原因,找到敵我雙方強弱點,重新調整戰略戰術,從而為下一次勝仗做好充足的準備。這樣,盡管他失去了一次戰役的勝利,但他獲得了更多的實戰經驗。毛澤東主席更是看淡得失、胸懷全局的典范,他從未將一城一池的得失看作是否勝利的根本。1947年,國民黨胡宗南部集結25萬大軍進攻延安,毛澤東力排眾議、主動撤出了這個被萬千百姓譽為革命圣地的紅色“首都”延安,并在轉戰陜北的一年多時間里,完成了解放全中國的戰略部署。他暫時失去了延安,卻得到了全中國;而蔣介石暫時“得到”了延安,卻失去了全中國。誰得誰失,高下立判。為“得”而“失”、以“失”求“得”,這就是毛澤東主席這位軍事家、戰略家、思想家的戰爭哲學。如此種種,他們都沒有把得與失看得那么重要,只把它當作一個過程,一個胸懷大局、不計得失的過程。
當然,過程亦不僅僅是一個過程,它背后帶給我們的教訓和啟發仍值得挖掘。林清玄在《為君葉葉起清風》中寫道:“白鷺立雪,愚者看鷺,仁者觀雪,智者見白。”得與失都只是事物的表面,就像是“白鷺立雪”的“形”,不同的人卻能看到不同的層面。若如愚人一般,對待得失只如東流之水,那么這個過程留下的僅僅只是“得與失”了;但若如智者那般,深入思考,能夠從“形”中提升到“神”的層面,那么這一過程所帶來的就遠不只單純的“得與失”了,而是得到了深層的啟示,得早已超越了失。只要往深處再思索,便能從得與失中取其精華、攝其精神。
實際上,無論把得與失看成終點也好、起點也罷,我們都希望這樣得失的經歷內化為前行的動力,去追尋自己的終極目標,而把得失看成一個過程便能教會我們去放下與拾起。古人云:“過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但以我愚見,即便是“戀”或“迎”,只要有個度,都是好的。生如夏花,過往不羈絆前行的足跡,對未來又有所期許,路途上偶遇些得到與失去,經歷些風浪雨雪,也不太壞。
揆度諸言,把得與失作為路上修煉的過程,不把它作為需要上下求索而往的星辰大海,也不把它作為能決定看事情角度的起點,似乎更能讓人有奮力拼搏、義無反顧的氣概。既如此,何不將得失相伴視為常態,正確地對待它,走好每一段得與失的旅程,走向“詩與遠方”的康莊大道呢?
得與失浙江高考作文四:化得失考量,驅前行過程
路遙曾說過:“生活包含更廣闊的含義,而不在于我們實際的得失。”在人生的坐標系上,人們往往把得與失進行演繹排序,精確計算,可最終在考量中迷失前行的方向,得失不應只是人生起終點的物質考量,更應被我們視作人生的過程,內化為前行的驅動。
誠如列夫托爾斯泰之言:“所謂人生,是一刻也不停變化著的。”不斷地得到與失去便組成了人生。在人生的大過程中也會有起點與終點,僅視得失為起點處的動因,容易迷惘,而僅視得失為終點處的最終所得,容易陷入執者失之的窠臼。而視得失為人生過程的組成部分,方是體驗人生,拓寬人生境界的態度。
生命的廣闊意義需要我們在過程中去突破,探尋,此時對得失的考量,應該被內化為驅動我們前行的動力,在過程之中,得失絕不僅是我們表面的收獲,更是拓寬生命廣度的精神收獲。得失,不能都用物質利益來衡量,否則,白芳禮去幫助貧困孩子時的愛意憐惜與物質時間的得失,如何考量?楊善洲凝視曾經的荒山瓜果飄香時的滿足充實與青春年華的逝去,如何考量?張桂梅幫助女孩們走出大山的犧牲與奉獻,如何考量?他們都沒有被一己得失所限,而是在生命的過程中考量心靈之得,精神之獲,并且不怕失去物質之利,這驅使著他們在人生過程中不斷前行。
當然,內化得失考量,并不是讓我們每個人都變成無我的圣人,也不是完全不關注終點處的得失,而是讓我們少一些為我為自我中心的計算,少一些斤斤計較的敏感,少一些小肚雞腸的狹隘,在問自己“值不值”的同時也問問“該不該,想不想”。
化得與失的考量為過程之驅,秉持視得失為過程的態度,方能讓人生過程不受困于得失所限,不汲汲于得失,不戚戚于榮辱,懷理想情懷,人生便能入乎其內,出乎其外,擁有廣闊天地。袁隆平正是有讓人類遠離饑餓的理想情懷,用自己精力與時間的犧牲,換取了人們遠離饑餓的生活,他跳脫自我得失,將其拓展為家國人類的共同,放寬視野,方達人生之境。,放寬眼界于得失,才能讓我們找到一個更深刻,更持久的生命出口,不斷驅使我們前行的過程。
誠然,得失是我們在前行起點處的指向標,是我們在終點處的考量。刻意回避得失,離開得失考量的齒輪,社會將在唯心主義之路上空擋滑行。但是,考量得失,并非讓得失被絕對追求化,倘若每個人都被得失的巨浪吞噬了理想情懷,社會上精神凋敝的物質城堡遍地開花,我們的身邊便會充斥利己主義的鐵桿擁躉,難以繼續前行,因此,于前行之程中構筑精神高地,視得失為過程,才是我們的正確態度。
在這個觸及一己得失往往比觸及靈魂還難的當下,化得失考量為驅動之力,視得失為過程,是我們構筑精神高地的一份勇氣,如此方能致使人生過程中得失的原野郁郁蔥蔥,靈魂的河流碧波蕩漾!
得與失浙江高考作文五:得與失,皆為起點
《老子》有言:“九層之臺,起于壘土。”人生起起落落,我們難免會經歷一次又一次得與失。而于我看來,得與失便是壘土之起點。得與失,何妨皆作人生起點看。
誠然,得與失并非是簡單的,剎那的,它往往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不期而然,因此把得與失看做一段過程也未嘗不可;同樣,得與失后,我們也并非能夠快速消化而需充分總結,所以將其看作一場大夢的終點也并非荒唐。
但是,得與失不僅是我們為自己的人生交上的答卷,也不只是輪轉間的世事經歷,它還是歷經磨練后的心態。與其說得與失是翻盡漫山野嶺的人生歷程,或者是封鎖上一次得失的終局,不如說它是開啟下一段人生新篇章的起點與準備。毫無疑問,得與失并不僅僅是為了成就下一番得與失,而是對人生持續的追索與探尋,是“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期許,是“不墜青云之志”的堅持。但比起將其比作終點或過程,將它看作新起點似乎更為恰當。
將得與失視作起點,是我們收獲了足夠的經驗和技巧后,重回山腳瞻望山間四時,向下一個山頂邁進。失敗是成功之母,換言之,成功亦是失敗之子。而得與失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從“失”中吸取教訓而創造“得”的秘籍,也可以從“得”中吸取成功的要訣,防止“失”的再次光臨。將現實比作方法,將經歷化為經驗。得與失往往可以作為把握人生之舵的訣竅,而人生無不可以視作一次次得失組合而成的故事。因此把得與失看作開啟新篇章的起點,無疑夯實了我們前進的道路。
霍超曾言:“揪著過去不放的人沒有未來。”而把得與失看作起點無疑是一種放下,一種灑脫,一種閑人逸士的暢然。得與失是一種開闊心靈的狀態。于順境得,是將努力化動力,將汗水化彩虹;于逆境失,是將汗水化教訓,將辛苦化歷練。以得與失為起點,是拋開前次的浮云,投入于此番的繁華。昔有西漢劉秀把外戚王莽奪取皇位的“失”當作起點,開啟光武中興;今有北斗工程把一步又一步發射衛星的“得”作為起點,因而成就北斗系統的成功。無論得失,將其作為起點,都是一種豁達,為開啟人生新篇創造了良好心境。
然而,站在起點的方位上看待得與失,需要我們對自己的得與失有充分的理解與分析。只有我們足夠地了解得失的緣由,我們才能站在更高的山峰鳥瞰,在更遠的他處瞭望,于更美的星空瞻仰,更好地展開多彩人生。
將得與失,皆視為人生起點。作為新青年,我們不應被得與失所束縛,而應以之為起點,不斷前行!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得與失浙江高考作文,想要了解更多優質的得與失浙江高考作文,請大家多多關注查字典網站。
【得與失浙江高考作文 得與失議論文800字高考】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中國水周宣傳活動總結 水日水周宣傳活動總結 下一篇: 體育之效作文800字 2021體育之效高考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