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
1 . 民間開辦(對“國營”或“官辦”而言)
民兵
2 . militia,people’s militia2. 不脫離生產(chǎn)的群眾性人民武裝組織。也稱其成員
民不堪命
3 . 征召頻繁,人民疲于奔命,痛苦不堪
民不聊生
4 . 形容人民不能安定生活
民船
5 . 私人所有的載客和運貨的木船;民用船只
民法
6 . 規(guī)定并調(diào)整平等主體的公民間、法人間及公民與法人間的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
民防
7 . 在發(fā)生敵人進攻、陰謀破壞或其他敵對行動(例如空襲)的情況時,由民政當局組織居民進行的防護措施和緊急救援活動
民房
8 . 產(chǎn)權(quán)歸個人的住宅,房屋
民憤
9 . 人民大眾對有罪惡的人的憤恨
民風
10 . 民眾的風氣;民間風俗
民歌
11 . 起源于或流傳于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老百姓中間并成為他們獨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
民工
12 . 由農(nóng)村流動到城市、主要從事修建、運輸?shù)霓r(nóng)民;也指被動員參加修路、筑壩或幫助軍隊運輸?shù)裙ぷ鞯娜?/p>
民國
13 . 指中華民國,從1912年起, 到1949年止
民航
14 . 民用航空的簡稱
民間
15 . 平民自愿組織的
民間故事
16 . 民間口頭流傳的故事,尤指沒有作者姓名、時間、地點的民間傳統(tǒng)故事
民間文學
17 . 包括神話、傳說、民間故事、 民間戲曲、 民間曲藝、歌謠等在內(nèi)的、勞動人民直接創(chuàng)造的、在勞動人民中廣泛流傳的文學,主要是口頭文學
民警
18 . “人民警察”的簡稱
民力
19 . 民眾的人力、物力、財力
民品
20 . 民用產(chǎn)品, 特指軍工廠所生產(chǎn)的民用產(chǎn)品
民情
21 . 人民的生產(chǎn)、工作以及風俗習慣等情況
民窮財盡
22 . 民眾窮困潦倒,財源耗竭殆盡
民權(quán)
23 . 公民在政治領域里享有的民主權(quán)利
民生
24 . 民眾的生計
民事
25 . 有關民法之事
民俗
26 . 民眾的習慣;民間風俗
民庭
27 . 民事法庭的簡稱
民團
28 . 舊社會地主豪紳組織的反動地方武裝
民望
29 . 民眾的期望
民校
30 . 成人業(yè)余文化學校
民心
31 . 人民的思想、感情、意愿等
民謠
32 . 民間歌謠
民意
33 . 人民群眾的共同的、普遍的思想或意愿
民營
34 . 群眾集體經(jīng)營;私人經(jīng)營
民用
35 . 人民衣、食、住、行等方面所使用的
民怨
36 . 人民群眾對不恤民情的政府或統(tǒng)治者的怨言憤恨
民怨沸騰
37 . 人民的怨聲憤懣情緒兇涌鼎沸
民樂
38 . 民間的音樂
民運
39 . 民用物資的運輸工作
民賊
40 . 嚴重危害國家、人民利益,給國家、人民帶來重大損害的罪人
民政
41 . 政府處理的有關人民的行政事務,如戶政、婚姻登記、優(yōu)撫、救濟等
民脂民膏
42 . 比喻人民流血流汗創(chuàng)造出來的財富
民眾
43 . 泛指人民大眾
民主
44 . democracy2. 一種社會狀態(tài),其特點是:人民有參與國事或?qū)掠凶杂砂l(fā)表意見的權(quán)利
民主黨派
45 . 接受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參加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中國其他政黨的統(tǒng)稱
民主集中制
46 . 在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和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相結(jié)合的制度
民族
47 . 指歷史上形成的、處于不同社會發(fā)展階段的各種人的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