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8月6日 (農歷七月初十),“八·六”海戰打響。
1965年8月6日,“八·六”海戰打響。國民黨海軍巡防第2艦隊大型獵潛艦“劍門”號和小型獵潛艦“章江”號由臺灣左營港出航,當日傍晚駛至福建省東山島東南兄弟嶼海域,企圖向大陸輸送特務。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獲悉上述情況后,即令汕頭水警區以魚雷艇11艘和護衛艇4艘做好戰斗準備。23時13分,護衛艇4艘及魚雷艇6艘奉命出擊。6日1時42分,護衛艇群發現目標,2時51分,開始集中火力攻擊“章江”號,3時33分將其擊沉。魚雷艇群施放魚雷,未取得戰果,退出戰斗。3時35分,正在待機的魚雷艇5艘前往增援,與護衛艇群協同追擊“劍門”號,魚雷艇隊發射魚雷10枚,5時22分將其擊沉。這次海戰,人民解放軍海軍共擊沉國民黨海軍獵潛艦2艘,擊斃巡防第2艦隊少將司令胡嘉恒以下170余人,“八六”海戰持續3小時43分,取得了新中國成立后解放軍海軍最大一次海上殲滅戰斗的勝利,俘“劍門”號中校艦長等33人,是人民解放軍海軍快速輕型艦艇編隊近戰夜戰、密切協同以及集中優勢兵力達成的一次殲滅戰。戰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通令嘉獎參戰部隊,授予機電兵麥賢得“戰斗英雄”稱號。人民解放軍海軍分別授予611號護衛艇以“海上英雄艇”、119號魚雷艇以“英雄快艇”稱號。
“章江”號掃雷艦
新中國的一次海軍戰斗力大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