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7月19日 (農歷六月初十),土壤肥料學家裴保義逝世。
裴保義(1914—1983),又名裴龍祥,土壤肥料學家。1914年3月19日出生于湖北省漢口。少年時讀過幾年私塾。1928年考入由教會興辦的武昌文華中學。1934年考入金陵大學農學院,1937年隨校內遷成都,1938年畢業,獲農學士學位。畢業后留校任農經系助教,曾參加四川省的土壤調查和農村經濟狀況調查。1942年應黃瑞采教授的邀請轉入農藝系任講師,從事土壤肥力和肥料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1945年,中國土壤學會成立,裴保義是學會的首批會員之一。同年,他赴美深造,先后在康奈爾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進修和實習。1946年回國,任金陵大學農藝系副教授、教授。畢生從事土壤肥料學的教學、科研工作,為中國土壤肥料學的發展、人才培養和普及工作做出了貢獻。
1952年任南京農學院土壤學與農業化學系教授,參加了蘇北沿海墾區的土壤調查工作。1954年任農業化學教研組主任。1956年,蘇聯專家阿薩洛夫來華舉辦農業化學講習班,他參與了協助蘇聯專家培養研究生的工作。1956—1982年任土壤學與農業化學系副主任。80年代初,我國恢復研究生培養制度后,他被批準為首批碩士生導師。受有關部門委托,他和史瑞和教授一起研究制訂了我國作物營養與施肥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方案。他先后為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開設了肥料學、農業化學研究法、施肥法,以及作物營養與施肥等課程,并編寫了相應的教材和講義。這些教材和講義成為后來有關教材的重要參考書。他潛心教學,效果優良,深受師生好評。
1979—1982年 當選為江蘇省土壤學會第四屆副理事長,中國農學會土壤肥料研究會理事。
1983年7月19日 病逝于江蘇省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