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闊成追悼會
2015年3月2日,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袁闊成逝世。 凌晨3點30分,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袁闊成因心臟衰竭去世,享年86歲。他的《三國演義》《水泊梁山》《林海雪原》等評書作品曾陪伴許多家庭度過溫馨的時光。昨天上午9點,袁闊成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大禮堂舉行。姜昆、李金斗、劉蘭芳、田連元等曲藝界人士與數百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評書愛好者一道,送袁五爺最后一程。前天晚上剛剛結束了北京演出的青年相聲演員苗阜、王聲也特意趕來為袁先生送行。
八寶山袁闊成先生的靈堂裝點得十分質樸,遺像選用的是袁先生穿著西裝微笑的照片,上方寫著沉痛悼念袁闊成同志。一面紅旗覆蓋在袁先生的遺體上,旁邊放著一瓶茅臺。
袁闊成簡介
袁闊成是享譽海內外的評書藝術大師,有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闊成之說。袁闊成在繼承傳統評書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語言生動幽默,人物形象鮮明,具有漂、俏、快、脆的特色。內容新、風格新、語言新,代表作品有《三國演義》《西楚霸王》《水泊梁山》《烈火金剛》。
主要成就:說新書的帶頭人、 四大評書表演藝術家之一、入選《中國十大傳統評書經典》、獲得中國金唱片獎曲藝類演員獎等。
評書特點
袁闊成說書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因人說書。所謂因人說書,就是說袁闊成先生善于根據自己的條件和特點,來選擇說書的書目。該說什么書不該說什么書,都是根據自己的條件來取舍的。袁闊成的評書藝術可以劃分為三個明顯不同的藝術時期:早年時期、中年時期、晚年時期。
袁闊成的評書也象他的名字一樣,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他博采眾長,吸收話劇,電影,戲曲,以及相聲等藝術形式之長,形成自己的風格。說表并重,形神兼?zhèn)?,繪聲繪色,以形傳神。袁闊成在繼承傳統評書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從現實生活中提煉新的表演方法和藝術技巧,汲取了話劇、電影、相聲、戲曲、秧歌等姊妹藝術的精華,借鑒其創(chuàng)作方法和表演手段,融會貫通,不斷豐富并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風格。他的表演說表并重,靜動互存,神形兼?zhèn)?,繪聲狀形,以形傳神;表演細膩感人,語言生動幽默,人物形象鮮明,具有漂、俏、快、脆的特色。袁先生的現代評書,可以說內容新、風格新、語言新,給聽眾流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他也是評書藝術改革的帶頭人,他勇躍雷池,首先撤掉書桌,使評書由高臺教化的半身藝術,變?yōu)橹v究氣、音、字、節(jié)、手、眼、身、法`步的全身藝術,為弘揚民族文化藝術做出了可貴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