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8年前的今天,1906年12月19日 (農歷冬月初四),勃列日涅夫誕辰。
列昂尼德·伊里奈·勃列日涅夫
1906年12月19日,列昂尼德·伊里奈·勃列日涅夫出生在第聶伯羅捷爾任斯克市一個冶金工人家庭。他15歲進入鋼鐵廠做工,17歲加入共青團。1931年,勃列日涅夫加入共產黨,并進入第聶伯羅捷爾任斯克冶金學院學習,兼任該學院黨委書記。畢業后,他成為冶金工程師。1939年他出任第聶伯羅波德羅夫斯克州黨委書記。
蘇德戰爭期間,勃列日涅夫在前線從事政治工作,先后擔任南部方面軍政治部副主任、18集團軍政治部主任和烏克蘭第4方面軍政治部副主任。1943年他獲少將軍銜。1946年起勃列日涅夫擔任烏克蘭共產黨查波羅什州委第一書記,4年后調任摩爾達維亞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1952年,勃列日涅夫在聯共(布)第19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接著又當選為中央書記,一年后調任蘇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獲中將軍銜。1954年起他擔任哈薩克共產黨中央第二書記,翌年任第一書記。在蘇共第12次代表大會上,勃列日涅夫再次當選為中央委員和中央書記。1960—1964年他擔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1964年10月當選為蘇共中央第一書記,2年后任總書記。1975年他獲大將軍銜,翌年再獲蘇聯元帥軍銜。從1977年起,勃列日涅夫兼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和蘇聯國防委員會主席,集黨政軍大權于一身。
在勃列日涅夫任蘇聯和蘇共最高領導人期間,蘇聯在經濟、文化、社會發展方面都有明顯的進展。然而,在他晚年,不客觀地估量成績的作法盛行,不反映新現實的習慣公式和框框在很大程度上妨礙了人們探索前進的道路,出現了言行不一的情況。因此,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經濟增長速度大大降低。由于片面強調發展重工業和維持龐大的軍費開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緩慢。
勃列日涅夫對外推行霸權主義和擴張政策,1968年悍然出兵捷克斯洛伐克,1978年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1979年武裝入侵阿富汗。受到了國際輿論的譴責。
1982年11月10日8時30分(莫斯科時間),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庫圖佐夫大街自己的寓所突然逝世,終年7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