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4日 (農歷九月十六),聯想集團吞下中科院計算所。
1998年11月4日,中國科學院計算所與聯想集團聯合舉行記者座談會,宣布重組改建后的中科院計算所將成為聯想集團的中央研究院。
此前,中科院在對外介紹其“知識創新工程”的12項舉措時,曾提到計算所與聯想集團的“緊密關系”,引起軒然大波,因為它將對傳統的科學院體制的改革走向,產生重大影響,而且對中國信息產業的發展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
聯想原來只是計算所的一個三產
成立于1956年的計算所,是中科院的王牌部隊之一,曾經研制出著名的103型和104型計算機,并為“兩彈一星”成功上天出色地完成了數據處理工作。而1984年創辦的聯想公司(原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只是其20多個“三產”中的一個。
當初,柳傳志就是帶著計算所的11個人和老所長曾茂朝給他的20萬元開辦費,毅然決然地走出了象牙塔?,F在,聯想集團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計算機企業,銷售量躍居亞太第三,去年營業額125億元。
在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同將離任的先后兩任計算所所長柳傳志和曾茂朝相視一笑。柳傳志對記者說:“當初老所長給我們20萬元,恐怕也沒有想到有今天。當時他只是跟我說,所里經費緊張,國家要斷奶,給貧困的科技人員生活上補一點,”最佳時機的最佳選擇“選擇現在宣布聯想與計算所的合作,是在最合適的時機,做了我們最想做的事情。”柳傳志如是說。
幾年前,聯想也有自己的中央研究院。但就像所有的國內科研機構一樣,成果出了一堆,無法轉化成為現實產品。1995年,聯想下決心,解散研究院,把人員打散了充實到子公司和事業部,短短的三年時間,電腦,QDI板卡、系統集成基本上形成了產品鏈。
“實現科技成果轉化,這是最簡單不過的道理,誰都明白。但是為什么一直解決不了,關鍵是企業的內部管理不行,不適應市場。我們的企業追求的不是利潤最大化,而是成本最大化,鋪攤子就有權力,有好處,但有沒有利潤沒人關心。這些問題解決不了,就無法把真正有市場的高技術附著上教授博士也會下崗嗎?
中科院高技術局局長桂文莊博士表示,這次改革的動力,是中科院要改變計算所目前研究中小打小鬧、遠離市場的局面,解決研究經費少和人才流動問題。原來計算所研究經費少則2萬元,多則5萬元,而改革后,通過聯想和科學院的支持,要使新計算所的人均研究經費達到20—40萬元。
要想提高效率,首先必須精兵簡政?,F有1400人的計算所,改革后將一分為二,新所只保留不到100人,還叫中科院計算所,其他人進入計算所二部。
就人們普遍關心的科技人員出路問題,桂局長表示,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集體調動工作”,因為1400人中,除了六七百人的退休隊伍外,將進入二部的絕大多數已經在計算所的十幾個公司里了,其中僅聯想就有200人。二部將來是一個獨立的事業法人,負責管理原計算所的所辦公司和退休人員??茖W院將按原有的事業編制,把人頭費發到二部,所以下崗之說是不存在的。
桂局長表示,科學院人員的總體素質,大家應該是有信心的,科技人員是國家寶貴財富。計算所人員的出路有四個:進入新所;進入聯想或其他計算所公司;行政后勤社會化,人員進入未來的聯想科技園;還有就是另謀職業。
基礎研究誰來保障?
新成立的計算所仍為國家級研究所,即將出任所長的是兼有中國和日本雙料博士頭銜,國家863計劃智能計算機主題首席科學家高文。他表示,將遵循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只做對國家經濟發展有重大貢獻的課題,不做自由研究。新計算所是本領域國內研發實力最強的單位,“為國家信息產業的發展提供思想庫,為國內大型計算機產業提供技術庫。”
據悉,未來計算所的研究與開發將按五三二設置:50%進行應用研究,這部分將主要與聯想合作完成;30%完成國家需要的關鍵技術;20%進行基礎研究。新計算所將與聯想共建中央研究院,以期成為與產業結合的典范。
走出象牙塔還是拆掉它
計算所成為了聯想的中央研究院,中科院的其他所怎么辦?桂文莊局長表示,我國的科學體制改革還處在試驗階段,以聯想和計算所開頭,今年內科學院還將陸續推出12項“知識創新工程”的啟動項目。
中國科學院是解放后仿效蘇聯模式建立的,在歷史上為我國各個時期的科學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它是適應計劃經濟體制建立的,桂局長表示,目前的局面必須改革,美國的科學院只是一個為院士服務的機構,德法也有非常實體化的科學院,中國科學院的路今后怎么走,尚無定論。
乙巳年九月十五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