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作用(neutralization)
【中和作用】(neutralization)簡稱“中和”。通常指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成水的化學作用。產物是水和鹽類。也指廣義的酸和堿混合時所發生的化學反應。
基(radical)
【基】(radical)原子團之一。如羥基`-OH`、乙烷基`C_2H_5-`等。但也包括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團所剩下的單原子(如`-Cl`)及單原子游離基(如`Clcdot`)等。
埃倫邁爾(1825
【埃倫邁爾】(1825-1909)德國化學家。就讀于海德爾堡大學,吉森大學博士。曾任海德爾堡大學、慕尼黑國立工業大學教授。發現異丁酸,合成出酪氨酸等。提出萘、羥基丙酸、乳酸、內...
真實值(truevalue)
【真實值】(truevalue)指被測物質的真實量。嚴格地說,任何物質的真實含量是不可知的,但人們可采用各種可靠的分析方法,經過不同實驗室、不同人員反復進行測定,用數理統計方法,...
氮化硅(siliconnitride)
【氮化硅】(siliconnitride)化學式`Si_3N_4`,分子量140.28。晶體或灰白色粉末。比重3.44。熔點1,900℃(加壓)。硬度大于9。溶于氫氟酸。化學性質不活潑,不易氧化和腐蝕。但在...
勞厄法(Laue'method)
【勞厄法】(Laue'method)晶體對`X`射線衍射的照相方法之一。1912年德國物理學家勞厄(1879-1960)首先獲得晶體對`X`射線衍射的照相圖,簡稱“勞厄圖”。此法用含有各種波長的連續...
蘭茂爾(1881
【蘭茂爾】(1881-1957)美國物理化學家。哥倫比亞大學畢業,格廷根大學博士。曾在史蒂文斯工學校執教。首先發現氫氣吸收大量熱后離解為原子的現象,后被應用于原子氫焊接法。在表...
亞磺化反應(sulphination)
【亞磺化反應】(sulphination)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引入亞磺(酰)基以制備亞磺酸的反應。主要有下列幾種:(1)烴類直接亞磺化法:脂肪烴和`SO_2`在紫外線照射下反應:`R-H SO_2toR-...
凱庫勒(1829
【凱庫勒】(1829-1896)德國有機化學家。吉森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根特大學、波恩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有機化合物結構理論,1858年確立了有機化合物中碳原子為四價的理論和碳鏈學說,...
孔雀石(malachite)
【孔雀石】(malachite)化學成分`Cu_2[CO_3](OH)_2`。單斜晶系。晶體呈針狀或柱狀;通常成纖維放射狀、鐘乳狀或土狀集合體。硬度3.5-4,比重3.9-4.0。玻璃光澤至金剛光澤,纖維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