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律體系
簡介 (一)公法、私法與社會法 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最早是由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提出來的:“公法是關于羅馬國家的法律,私法是關于個人利益的法律?!币勒沾藰藴剩椒ㄗ裱斒氯艘馑甲灾卧瓌t,確立財產所有權,保障自身利益的追求,如民法、商法。公
法律條文
簡介 現代國家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如法典)大都是以條文為基本構成單位的。從其表述的內容來看,法律條文可以分為規范性條文和非規范性條文。規范性條文是直接表述法律規范(法律規則和法律原則)的條文,非規范性條文是指不直接規定法律規范,而規定某些法
法律規則
簡介 法律規則是采取一定的結構形式具體規定人們的法律權利、法律義務以及相應的法律后果的行為規范。 所謂法律后果,指法律規則中規定人們在作出符合或不符合行為模式的要求時應承擔相應的結果的部分,是法律規則對人們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的態度。根
保密法修改
簡介 全國人大常委會24日對《保守國家秘密法》修訂草案進行第二次審議。草案針對國家秘密的范圍、定密層級和定密權限、保密責任、保密期限等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進行了修改。 中國現行的《保守國家保密法》實施了20多年。2009年6月《保守國家保密法》修訂
刑部與審刑院
簡介 唐代刑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下設刑部、都官、比部和司門等四司。刑部有權參與重大案件的審理,對中央、地方上報的案件具有復核權,并有權受理在押犯申訴案件。宋代刑部負責大理寺詳斷的全國死刑已決案件的復核及官員敘復、昭雪等事。神宗后
法律關系客體
簡介 (一)法律關系客體的概念 法律關系客體是指法律關系主體之間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法律關系客體與權利客體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法律關系客體是一定利益的法律形式。 (二)法律關系客體的種類 1.物。法律意義上的物是指法律關系主體支配的、在生產上
法律事實
簡介 法律事實是指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消滅的各種事實的總稱。 1.法律事實是一種規范性事實。 2.法律事實是一種能用證據證明的事實。 3.法律事實是一種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 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對法律事實進行多種分類,以下是幾種最常見的劃
不告不理原則
簡介 不告不理,是指沒有原告的起訴,法院就不能進行審判。具體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沒有原告的起訴,法院不得啟動審判程序,即原告的起訴是法院啟動審判程序的先決條件;二是法院審判的范圍應與原告起訴的范圍相一致,法院不得對原告未提出訴訟請求的事
全國法制宣傳日
簡介 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的《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于在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四個五年規劃》中確定:“將我國現行憲法實施日即12月4日,作為每年一次的全國法制宣傳日?!睉椃ㄊ菄业母敬蠓?,它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國家統一、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
簡介 (一)寬嚴相濟的“寬” 寬嚴相濟的“寬”是指寬大、寬緩和寬容。具有以下兩層含義:一是能輕而輕,二是應重而輕。能輕而輕,是罪刑均衡原則的應有之義,也合乎司法公正的要求。對于那些較為輕微的犯罪,本來就應當處以較輕刑罰。應重而輕,是指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