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類大學排行榜2022年最新排名
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剛剛公布,醫科類大學成為大贏家。全國新增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其中,有兩所醫科類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和廣州醫科大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醫藥類大學排行榜2022年最新排名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2022中國醫藥類大學排名
我國醫藥類大學中,很多都與高校合并,比如湘雅醫科大學并入中南大學、華西醫科大學并入四川大學、同濟醫科大學并入華中科技大學、北京醫科大學并入北京大學、中山醫科大學并入中山大學等。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醫科類大學實力非凡,比如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
在校友會2022年中國醫藥類大學排行榜中,北京協和醫學院,實力最強穩居榜首!
海軍軍醫大學、首都醫科大學、空軍軍醫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陸軍軍醫大學、中國醫科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進入全國醫藥類大學前十名!
1、醫藥類大學排名第一梯隊
北京協和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
北京協和醫學院簡介
京協和醫學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屬、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實行院校合一管理體制的全國重點大學,屬于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
學校前身是美英基督教教會于1906年共同創辦的協和醫學堂。1912年,改稱協和醫學校。1917年,成立北京協和醫學院。1919年,改名北京協和醫科大學。1929年,更名私立北平協和醫學院。1951年1月,學校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和衛生部接管,且改名為中國協和醫學院。歷經傳承與發展,學校先后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中國首都醫科大學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2006年定名北京協和醫學院。
首都醫科大學簡介
首都醫科大學(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首醫大,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共建院校,是北京市重點高等院校,入選國家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腦重大疾病防治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依托高校、北京市“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京港大學聯盟、北京卓越醫學人才培養高校聯盟創始成員。
學校建于1960年,原名北京第二醫學院 [4] ;1985年,更名為首都醫學院;1986年,確定為北京市重點院校;1994年,更名為首都醫科大學;2001年2月12日,北京聯合大學中醫藥學院、北京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和北京職工醫學院并入學校。
天津醫科大學簡介
天津醫科大學(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TMU”,為天津市人民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入選國家“2011計劃”牽頭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第一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建設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最早批準試辦八年制的2所醫學院校之一,首批試辦七年制的15所醫學院校之一,為北京卓越醫學人才培養高校聯盟成員單位。
天津醫科大學前身天津醫學院創建于1951年,是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準建立的高等醫學院校。1994年6月,天津醫學院與天津第二醫學院合并組建成立天津醫科大學。1996年,學校被確定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9月,學校入選首批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南方醫科大學簡介
南方醫科大學位于廣東省廣州市,是全國首批“部委省”共建高校,全國首批開設八年制本碩博連讀臨床醫學專業的8所高校之一,全國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學校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創建于1951年,1979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2004年8月整體移交廣東省,更名為南方醫科大學。
2、各省市比較好的醫藥類大學
安徽:安徽醫科大學、安徽中醫藥大學、蚌埠醫學院、皖南醫學院
北京:北京協和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
重慶:重慶醫科大學
福建:福建醫科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
甘肅:甘肅中醫藥大學、甘肅醫學院
廣州:南方醫科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醫科大學、廣東醫科大學
廣西:廣西醫科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桂林醫學院、右江民族醫學院
貴州:貴州醫科大學、遵義醫科大學
海南:海南醫學院
河北:河北醫科大學、河北中醫學院、承德醫學院
河南:新鄉醫學院、河南中醫藥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醫科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牡丹江醫學院、齊齊哈爾醫學院
湖北:湖北中醫藥大學、湖北醫藥學院
湖南: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醫藥學院
吉林:長春中醫藥大學、吉林醫藥學院
江蘇:南京醫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徐州醫科大學
江西:江西中醫藥大學、贛南醫學院、南昌醫學院
遼寧:中國醫科大學、大連醫科大學、沈陽藥科大學、遼寧中醫藥大學、錦州醫科大學、沈陽醫學院
內蒙古:內蒙古醫科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
寧夏:寧夏醫科大學
山東:山東中醫藥大學、濰坊醫學院、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濱州醫學院、濟寧醫學院
山西:山西醫科大學、山西中醫藥大學、長治醫學院
陜西:陜西中醫藥大學、陜西醫學院
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健康醫學院
四川:成都中醫藥大學、西南醫科大學、川北醫學院、成都醫學院
天津:天津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
西藏:西藏藏醫藥大學
新疆:新疆醫科大學、新疆第二醫學院
云南:昆明醫科大學、云南中醫藥大學
浙江:溫州醫科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杭州醫學院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中國醫藥類大學排行榜2022年最新排名全部內容,閱讀了這么多,我想你一定收獲了很多。如果想要獲取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查字典”。
【中國醫藥類大學排行榜2022年最新排名】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