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大幅壓減 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取得明顯進展
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大幅壓減,今年下半年開始的“雙減”政策,讓一些課外的補習培訓機構重新整改,在經過半年的整改治理,教育部也對目前的一些情況信息作出了回應。具體是怎么樣的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大幅壓減
從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了解到,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取得明顯進展,學科類培訓大幅壓減,其中線下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3.8%,線上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4.1%。據介紹,留下的學科類培訓機構一部分轉為非營利性機構,實行政府指導價,提供公益服務;不適合“營轉非”的將被進一步注銷。
從教育部發布會了解到,校外培訓治理工作經過各方不懈努力,取得明顯進展。學科類培訓大幅壓減,目前線下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3.8%,線上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4.1%。留下的培訓機構一部分轉為非營利性機構,實行政府指導價,為人民群眾提供公益服務;不適合轉非的將被進一步注銷。培訓市場虛火大幅降溫,廣告基本絕跡,資本大幅撤離,野蠻生長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全社會支持和認可“雙減”改革的良好氛圍逐步形成。
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取得明顯進展
違規培訓查處力度不斷加大。教育部組織各地在周末、中秋、國慶期間開展暗訪,累計出動執法檢查人員5萬余人次,檢查培訓機構7萬余家,取締黑機構414家;組織專門力量開展線上培訓日常巡查,關停了199個培訓系統。
在全面推進“雙減”任務過程中,各地各校堅持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聚焦做好校內減負提質,取得明顯成效。國家統計局在秋季開學后的專題調查顯示,校內減負成效初顯,作業負擔明顯減輕,73%的家長表示孩子完成書面作業時間比“雙減”前明顯減少,85.4%的家長對學校課后服務表示滿意。
作業總量和時長得到有效控制。學校作業總量和時長調控基本達到規定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書面作業的學生占比由“雙減”前的46%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
課后服務基本實現全覆蓋。據調查,有92.7%的學校開展了文藝體育類活動,88.3%的學校開展了閱讀類活動,87.3%學校開展了科普、興趣小組和社團活動,課后服務吸引力顯著增強。
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高。99%以上的學校做到了起始年級“零起點”教學,注重做好幼小銜接、小初銜接;普遍建立了學習困難學生幫扶制度,98.7%的教師參與了輔導答疑,切實做到減負提質,保障學生學業質量。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大幅壓減 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取得明顯進展的具體信息,大家想要了解其他方面的信息也可以點擊查字典進行了解。
【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大幅壓減 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取得明顯進展】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