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燈校長”張桂梅事跡 用生命教書育人
“燃燈校長”張桂梅事跡,張桂梅校長作為今年七一勛章的獲得者之一,我們能夠看到她的那種“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奉獻精神,這種奉獻精神是值得我們去贊揚和學習的。下面查字典網小編整理了“燃燈校長”張桂梅事跡的相關內容,以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能夠為張桂梅校長的事跡而感動。
“燃燈校長”張桂梅事跡
“七一勛章”獲得者—麗江華坪女中校長張桂梅被人尊稱為“燃燈校長”。張桂梅是個平凡而偉大的人,她扎根貧困地區40余年,創辦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幫助1800多名貧困山區女孩圓了大學夢,其中包括許多孤兒和因貧輟學的孩子,創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跡”;持續12年家訪超過1600戶,行程11萬余公里。她用柔弱的肩膀,用傷痕累累的雙手,用滿腔熱血,成就了千百個山區女孩的詩與遠方。如果說世間有光明的使者,那么她的名字就應該叫做——張桂梅。
如果沒有張桂梅的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這些大山深處的女孩,她們的人生軌跡又會怎樣呢?長大嫁人生娃,稀里糊涂地度過一生,可能大部分都會這樣。在有些人看來,這就是她們的命,她們就該這樣活下去。可張桂梅偏要逆天而行,將這些女孩的命運徹底扭轉。“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變三代人。解決低素質母親和低素質孩子的惡性循環,就是要讓女孩子讀書。”張桂梅說。十幾年如一日,張桂梅把所有精力都投在了學生身上,用愛心和智慧點亮了萬千大山女孩的人生夢想。
堅守一名黨員和教師的初心
堅守一名黨員和教師的初心,張桂梅溫暖著自己的人生,更照亮了別人的世界,形成教育界的一股清流。
堅定理想信念
張桂梅曾說:“有人問我,為什么做這些,其中有我對這片土地的感恩和感情,更多的則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扎根貧困地區40余年,創辦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幫助1800多名貧困山區女孩圓夢大學,其中包括許多孤兒和因貧輟學的孩子,創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跡”;身兼校長、教師、后勤、保安、清潔員,拖著病體忘我工作;持續12年家訪超過1600戶,行程11萬余公里……張桂梅告訴我們,總有一種信仰,為國為民,堅定如磐,那是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那是“如果自己突然走了,葬禮就不辦了,骨灰直接撒到金沙江,請提前把喪彝費預支給我,我想把這筆錢用在孩子們身上。”這正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的詮釋。
銳意改革進取
2001年,張桂梅在家訪途中,偶遇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她呆坐在路邊哭泣。張桂梅上前詢問,才知道女孩父母為了3萬元彩禮,要她輟學嫁人。張桂梅聽后主動找到女孩父母,表示愿意給女孩出上學的費用??膳⒌哪赣H以死相逼,張桂梅實在拗不過,只能放棄。但自此之后,一個夢想漸漸在她心中萌生:辦一所免費高中,讓大山里的女孩們都能讀書。她堅信:女子受教育,可以改變三代人。“燃燈校長”張桂梅一直扎根在云南貧困山區一線,拖著病體,戰勝千難萬難,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她化作一束光,照亮了大山里女孩的夢想,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堅持立德樹人
“燃燈校長”張桂梅一直扎根。在云南貧困山區一線,拖著病體,戰勝千難萬難,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她化作一束光,照亮了大山里女孩的夢想,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她用自己的一生做最平凡的事,她注定是不平凡的人。她的丈夫早逝,一生無兒無女,卻把山里的孩子視為己出。她的理想是:“將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學,阻斷貧困”。身患重病的她把大半生都奉獻給了山區教育事業,她是女性力量的楷模、榜樣。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張桂梅就像一支蠟燭。雖然它很薄,但它有一點熱和一點光,照亮別人,使自己精疲力盡。這正是教師群體的寫照。向張桂梅致敬,就是向每一位老師致敬。謝謝你們——讓知識傳承,讓文明延續,讓青春涌動,讓學生成長,讓夢想飛翔!
以上就是本次查字典網小編整理的“燃燈校長”張桂梅的內容了,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相關類型資訊,請持續關注查字典網。
【“燃燈校長”張桂梅事跡 用生命教書育人】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2021廣東高考600分以上是什么概念 高考600多分能考上什么大學 下一篇: 2021廣西高考成績600分能上什么大學 新高考成績600分能上什么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