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志愿填報的幾種模式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有哪些
2021年高考志愿填報的模式你掌握了哪幾種?是否足夠了解今年的志愿填報技巧和方法?接下來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有關于2021高考志愿填報的幾種模式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有哪些,趕緊收藏起來吧。
2021高考志愿填報的幾種模式
1、完全“平行志愿”,如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以及高職高專批;
2、“順序志愿+平行志愿”,如本專科提前批(藝術類除外)、國家專項計劃批、地方專項計劃批;
3、完全“順序志愿”,如藝術類專業。
順序志愿遵循的是“志愿優先,從高分到低分”原則,分輪次進行。填報順序志愿,院校梯度非常重要,第一志愿最關鍵,第二志愿應重點考慮往年報考人數不足,曾經招過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學校或對第二志愿有預留計劃的高校。
“平行志愿”:注意保持高校梯度
平行志愿是按投檔成績對考生排序,逐分逐個檢索考生填報的志愿,投檔到排序相對在前且有計劃余額的院校,只要檢索到符合投檔條件的高校,即向該高校投檔。也就是說,考生檔案不會因為未投到平行志愿中排列第一的高校,而失去投到排列在之后的其他高校錄取機會。
“平行志愿”投檔遵循“分數優先,遵循志愿”原則,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風險,更突出了高考分數的作用。對于同一批次平行志愿,幾個高校志愿之間應該有梯度,“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
一般來說應將自己最想就讀的高校填報在平行志愿第一個位置,最靠后的位置要考慮填報“保底”高校。
“順序+平行”志愿:要重視第二志愿
一些省份今年提前批(藝術類除外)、國家專項計劃批、地方專項計劃批第一志愿設1個高校志愿,1~5個專業和是否同意調劑(專業),第二志愿為平行志愿,設1~4個高校志愿,每個高校可以填報1~5個專業和是否同意調劑(專業)。也就是實行“順序志愿+平行志愿”模式。
對于這些院校來說,第一志愿同樣比較關鍵,不過填報時還要重視第二志愿。由于考生志愿分布客觀上存在著不均衡性,一些院校報考人數過多,勢必造成第一志愿考生落選,而有些院校報考人數較少,第一志愿無法完成招生計劃,第二志愿就會發揮作用。對這些批次來說,第二志愿是平行志愿,4個平行志愿此時是平行投檔,均為二志愿。
考生可以參考往年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作為第二志愿的主要選報對象,并注意在院校順序上有一定梯度;專業志愿也應拉開檔次,合理搭配。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有哪些
1、重視第一志愿
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一定要重視第一志愿。因為招生院校最先得到的就是第一志愿考生的電子檔案。如果考生把自己喜歡的專業放在了后面,當第一志愿上線的考生人數足夠的時候,招生院校就不會再要其他志愿的考生了。
2、不要忽視第二志愿
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再重視第一志愿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第二志愿。當考生的第一志愿在錄取過程中如果因為一些原因不能被錄取時,第二志愿就會成為考生的最佳選擇。
很多考生都會認為第二志愿沒有什么作用,但是其實每年因為第二志愿而被錄取的考生也有一定的數量,所以考生還是要認真對待第二志愿。
3、服從調劑要慎重
很多考生為了增加被錄取的機會,就會在志愿填報的時候選擇服從調劑。因此在填報志愿的時候,考生不能忽視服從調劑,特別是一些成績較低或是競爭力較差的考生,更是需要重視。
4、注意各大學的大小年現象。
一般來說,某個高校上一年的過冷、過熱都會導致該大學下一年分數的反彈或者爆冷。
5、報考大學和專業要有前瞻性思維。
就是說你要看到一個大學和專業至少四年后的發展情況。一般來說,一所大學的實力往往落后于其名氣的發展。
所以選大學要在充分尊重一所大學以往聲譽、名氣和錄取分數的情況下,優先選擇綜合學術實力發展快的大學。
6、報考志愿要有反向思維。
這總與炒股有點相似,怕就怕大家都想到一塊去了,大家都很看好的學校或者專業(教學質量不錯,相對于同水平院校更容易錄取)往往會出現撞車。
所以填報志愿時,要多觀察周圍同學的想法和舉動,盡量回避一些熱門學校。
以上就是查字典網的小編整理的2021高考志愿填報的幾種模式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歡,多多關注查字典。
【2021高考志愿填報的幾種模式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有哪些】相關推薦文章:
2021年福建省高考物理歷史成績公布 福建高考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出爐
浙江2021年高考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 2021年浙江高考成績排名
上一篇: 校友會排名是什么意思2021 校友會排名可信嗎 下一篇: 2021年貴州高考志愿填報已經開始 2021年貴州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及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