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能低調到什么程度 一個人可以低調到什么程度評論
低調不僅是一種品格,也是人品質的體現,往往一些越是有能力的人越是低調。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個人能低調到什么程度,大家快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一個人能低調到什么程度吧!
一個人能低調到什么程度
01
作家吳敏寫過一篇關于季羨林的文章。
她在文中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年,北大新生入學,一個男生手提肩扛,攜帶了很多包東西,偌大燕園讓他找不到北。正在此時,他看到了一位不起眼的老大爺。男生把行李往他身邊一放,“大爺,麻煩您幫忙照看一會兒。”說完男生就自己報到去了。老大爺就一直在那老老實實地守著。9月初的北京,天氣還是很熱,一位學生見老大爺滿頭大汗,說:“您回去吧,我替他看著。”可老大爺說:“還是我等他吧,換了人他該找不著了。”許久之后,這位男生才趕了回來。
三天后的開學典禮上,這位男生驚訝地發現:那天幫自己看行李的老大爺,竟然是學校副校長、國學大師季羨林。
02
你知道這位滿頭銀發的老人是誰嗎?
她就是上海市原副市長謝麗娟。
1985年至1996年期間,
謝麗娟任職上海副市長,
此后轉任上海政協副主席。
已經年過80的她,
出門不是不可以坐專車,
出門也不是不可以打車,
但她就是喜歡坐公交、地鐵。
沒人讓座?
她覺得沒關系,
“我就是個普通老太太而已。”
有人讓座她也不坐,
“我身子骨還行,站站沒什么。”
低調行事,樸素自然,
這就是老派知識分子的作風。
03
你知道這位老人是誰嗎?
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火箭推進劑創始人李俊賢。
“兩彈一星”造好后如果沒有推進劑,
等于造了汽車沒有汽油,
李俊賢就是研究這個推進劑的。
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升空,
用的就是李俊賢團隊研制的偏二甲肼。
李俊賢今年已經91歲,
但他仍然每天拎著白布袋步行上班。
2018年6月,
李俊賢把一生積攢的300萬元全捐了出來,
設立了博士創新基金和困難幫扶基金。
04
高鐵二等座上,
一位滿頭白發、腳穿舊皮鞋的老人,
很專注地修改著圖紙。
你知道這位老人是誰嗎?
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前院長劉先林。
你知道劉先林有多牛嗎?
他拿過兩次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多項研究成果填補國內空白,
他研究的“坐標法解析輻射三角測量”,
成為航測規范中第一個中國人發明的方法。
上面那把椅子,
劉先林已經坐了40多年,
磨成這樣了,他還舍不得丟。
上面這個滑蓋手機,
他已經用了十幾年,爛成這樣了,他還舍不得丟。他是沒有錢嗎?并不是。他有錢,只是不惜錢。“國家科研經費比較緊張,申請經費審核又很慢,我就把自己的錢投進去了。”劉先林還在好幾所大學兼職授課,每所大學給的報酬都不菲,但他都把報酬留在了各個學校,用作獎勵優秀的學生和老師。
05
你知道這個在中國科學院大學講課,衣著非常陳舊的老頭是誰嗎?
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遙感領域泰斗李小文。
李小文有多牛?
美國波士頓大學地理系主任Strahler說:
“李小文是全球遙感基礎研究領域最頂尖的兩三位科學家之一。”
很多人這樣評價李小文:
“如果沒有他,中國遙感衛星事業將要推遲很多年。”
這么厲害的一個人,
在工作和生活中卻極其低調,
學生們回憶說:
“每次見到李老師,
他都穿著舊舊的衣褲,
腳上都是一雙布鞋。”
就因為這一身“標配”,
他好多次被門衛擋在了外面,
門衛以為他是來推銷的農民呢!
李小文沒有什么欲求,
生活極其清淡,
他把自己的錢和李嘉誠基金會獎勵的錢,
都捐給了母校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設立了“李謙”獎助學金。
06
這位老人就不說了,
現在大家都認識他。
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他的研究成果沒什么了不起,
只是讓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吃飽了飯而已。
這么牛氣的一個人,
在生活中就是一“農民”。
他現在已經90歲了,
但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下田。
主持人王志問:你這衣服多少錢?
袁隆平:35塊。
王志:真的還是假的?
袁隆平:真的。還有一件比這個漂亮一點,也是35塊,海南島買的。
07
這個人是誰?
相信很多人都能說出他的名字。
對,他就是兩彈元勛鄧稼先。
但在1986年8月之前,
中國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兩彈能夠研發成功,
鄧稼先在其中都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在我國進行的45次核試驗中,
鄧稼先32次親歷現場,
15次擔任現場總指揮,
可見其作用有多關鍵。
兩彈爆炸成功后,舉國上下歡欣鼓舞。
要是換了有些人,肯定就炫耀上了:
“你知道嗎,這原子彈就是我研發的。”
“要不是我,這氫彈能研發出來嗎?”
但鄧稼先一聲都沒有吭,
連父母都不知道他搞了“兩彈”。
直到1986年他去世后,
《人民日報》等報紙刊發了文章《兩彈元勛鄧稼先》,
鄧稼先身邊的親朋好友才知道:
“沒想到稼先干出了這么大的事跡。”
08
這一位衣著樸素的長者,
現在很多人應該都認識他,
他就是中國“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
但在2017年9月他去世之前,
估計沒有幾個人能叫出他的名字。
1993年,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上,
科學家們提出建議,
“在全球電波環境繼續惡化之前,
建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
接收更多來自外太空的訊息。”
南仁東當時聽了很激動:“我也想建一個!”
他放棄國外300倍高薪,
深入貴州大山23年,
沒有任何節假日,
偷偷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中國天眼”。
這個“中國天眼”有多牛?
比美國阿雷西博350米望遠鏡,綜合性能高10倍。
業內人士這樣評價他:
“憑一己之力讓中國領先全球20年。”
但這么偉大的一個人,
卻在生前對家人說:“我特別不希望被人記住。”
他的遺言是:喪事從簡,不舉行追悼會。
09
2014年,導演爾冬升在微博爆料:
“2008年汶川地震后,
古天樂竟然悄悄捐錢,
在內地修建了60多所學校。”
這一爆料,把中國第一狗仔卓偉驚到了。
他趕緊跑去調查,
一調查,果然個個屬實。
于是卓偉發文感嘆說:
“古天樂是娛樂圈最虛偽的明星,
因為他捐了那么多學校,
我竟然不是第一個知道的。
他保密工作做得如此之好,
可見其有多‘虛偽’。”
2008年8月,古仔成立了古天樂慈善基金會。
基金會的工作就是捐建學校,
解決貧困山區孩子上學難問題。
當很多明星在微博上、慈善晚宴上,
大秀捐了幾十萬、一百萬時,
古天樂卻偷偷地在修教學樓。
深圳衛視曾經做過一個調查:
僅僅三年間,古天樂就捐了2500萬。
但他從來沒在微博上提過一個字,
也沒有在微博上曬過一張照片。
每次記者想問古仔捐建學校的情況時,
他就會甩出四個字:“不作回應。”
10
光看這張照片,
我不說出他的名字,
大部分人可能都不認識他。
他是一個億萬富翁,
卻也被稱為是中國最低調的人。
他無論住多高級的酒店,都用自己帶的肥皂。
他沒有私家車,每天坐地鐵上班。
他一雙鞋穿了十年,襪子補了又補。
他外出吃飯,他從不喝飲料,只要一杯清水。
他生活簡樸,每月開支只有三千。
但就是這么一個“吝嗇”的人,
卻把大部分財產捐獻了出去,
在內地捐助了93所大學、166所中學、41所小學、19所專業學校和幼兒園、1800間鄉間學校圖書室。
這位老人,叫田家炳。
11
這一位老人叫韋思浩,
知道他的人就更加少了。
他就是一個撿垃圾的老人,
每天撿完垃圾,
他就會洗干凈手,
然后坐在杭州一家圖書館里看書。
他天天撿垃圾,是很缺錢嗎?
他的女兒說:
“爸爸退休前是中學一級教師,
退休后每個月可領5000多元退休金,
是不需要撿垃圾過日子的,
不知道他為什么喜歡出去撿垃圾。”
2015年12月,韋思浩去世后,
女兒在整理他遺物時,
才終于知道了他撿垃圾的秘密,
“我發現了很多捐資助學的信件。”
以上就是查字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個人能低調到什么程度,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歡,更多精彩文案請繼續關注查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