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迷思
芯片迷思
芯片迷思,網絡用語,指的是國人面對中興手機被美國封殺事件引發的一系列錯誤思考,由一個芯片問題延展到整個行業甚至國際產業競爭上。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芯片迷思 含義: 國人關于芯片技術的認識誤區 出現時間: 2018年4月 起源事件: 中興被美國封殺事件 詞語類別: 網絡用語
釋義/芯片迷思
“迷思”,原意是指希臘神話,作為常用語,指的是:對于事物不明白的地方、對于事物的誤區。
芯片迷思,起源于對芯片引發的問題的認識誤區。
由來/芯片迷思
芯片迷思由2018年4月中興在美被封殺事件而來,雖然美國人封殺了中興,但并未封殺華為、小米、OPPO等,可以看到這并不是國與國之間的封鎖。然而,這仍引發了一種虛幻的屈辱感,于是事情變為:美國封鎖中國。事后,中國各層面輿論都群情激奮的大談芯片。很多人甚至遷怒與其他行業,說國與國的競爭靠共享單車、外賣是不行的。言下之意,國人浮躁,只看重短期賺錢,忽略了技術積累。
實際上,中國遠勝這些國家。戰斗機、武器、導彈、汽車、高鐵、光伏,乃至互聯網的商業創新模式,已經可以說占據了國際產業的高端。所以,很大程度上,當下輿論迷戀的所謂往產業鏈高端走,與其說指的是高端,不如說指的是高端、且全面。這是一個宏偉的目標,畢竟,英法德這些發達工業國家,也沒有完整的技術樹,即便是美國,其芯片也依賴于國際分工。
渴望獲得完整的科技樹,這是國人特有的迷思。
建議/芯片迷思
評論家劉遠舉研判利弊。“此次zhongxing被封殺,如果激發狂熱的芯片迷思,并不是國之幸事。產業政策,財政補貼,不可或缺,但卻過猶不及,中國未來的各產業趕超戰略,仍需尊重市場機制,不能以狂熱推動,不能犧牲民生福利……‘給人民以芯片,而不是給芯片以人民’。把國家奉獻給中國人的勤勞與智慧,而不是把中國人的勤勞與智慧奉獻給國家,只有這樣,中國才能在國家競爭中真正的勝出。”
發展/芯片迷思
段子手糗百腦洞大開。“zhongxing不是要倒閉了嗎?解決方案:鴻茅藥酒收購zhongxing通訊,兩個公司分別重組,鴻茅藥酒改名zhongxing藥酒,zhongxing通訊改名鴻茅通訊。結果是:鴻茅通訊可以繼續購買美國芯片;zhongxing藥酒可以繼續賣酒給國人。廣告詞也想好了:買鴻茅手機送zhongxing藥酒,從此不再缺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