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焦慮
年末焦慮
年末焦慮(year-end anxiety/panic)指的是由于年關將至而產生的自責和恐慌的心理,通常是由年度收入不佳以及工作和家庭壓力引起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年末焦慮 英文名: year-end anxiety/panic 含義: 臨近年關因壓力大出現的焦慮情緒
簡介
年末焦慮春節將至,節日的氣氛越來越濃,年末焦慮也不請自來。年終總結、工作上的人事變動以及巨大的節日花銷讓很多人感到厭煩、無助、焦慮和恐慌,其中有些人甚至出現腸胃不適、頭疼、失眠等癥狀。
表現
年末焦慮1、年末事情太多,常常加班影響心情
由于各種各樣的工作同時堆積,年初開始制定的指標和項目,臨近年底竟然還沒有完成,外加還有年終策劃、年終總結以及許多雜七雜八的事務,經常事情沒做完一個電話來了,就要趕緊去做另一件事,那時候恨不得自己能多長一顆腦袋。同時,大腦長時間處于高速運轉、超負荷的狀態,分析和處理都需要花時間,工作上的事要加班加點做,有時候忙到大半夜才能稍微休息會,但第二天又有更多的事來了,陷入了無限循環的怪圈。忙得連正常的生活起居都不能保持,這樣高強度工作久了,壓力太大不能釋放,心情自然就變得焦慮、煩躁了。
2、年底準備各種考試,熬夜復習影響睡眠
學生黨為了考試,很長時間沒有保證足夠的睡眠。因為面臨的考試越來越多,需要自己掌握并且鞏固的知識點也加倍增加,而倒計時已經開啟,不由地會給自己增加無形的壓力。平時上完課之后,要么去宿舍,要么去圖書館進行溫習,食堂已經變得可有可無的。為了忙著年終考試,將所有可能花時間的事兒都放下了,經常熬夜復習到晚上2、3點,但時間還是不夠,長時間熬夜,時間久了,精力不集中、上課容易走神的事時有發生。
3、年末焦慮成習慣,是否年末已無關緊要
原因
社會環境影響年末焦慮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心理學副教授吳國宏表示,社會環境中的諸多不確定性無法給人穩定的安全感。這些不確定性會轉化為人們心理上的焦慮。 完成計劃指標
人們喜歡在每年年初制定計劃,可到了年末,有些人發現計劃沒能實現,這種心理落差會使人產生焦慮。生活在都市中的人,無論上班族還是學生,到了年末,事情都增多了不少,相應的壓力也增大了許多,自然這會讓人焦慮。上班族為了完成工作指標加班加點,學生為了能考試通過徹夜復習。其實,這都是一種正常現象。
社交開支增加年終之際,好友聚會吃喝,“包紅包”給后輩等一系列跟錢相關的事,她認為這種現象也會對心情也會有一定的影響,12月的節日多,各種各樣的活動也多了,朋友同事經常聚會,無形中增加了開銷。要正確理解并對待這類事,自然會減緩不少焦慮。
應對
領導關心理解
企業或單位領導應適當關心理解員工的工作壓力。到了年底,大家都很焦慮,工作、生活、情感、人際關系各方面都有,作為領導,可以適當體諒關心員工,這對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以及放松環境壓力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及時就醫調整焦慮是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但一旦自身沒有調整好,讓其長時間發酵,那就可能會產生病癥。許多人患上的,失眠、頭痛、抑郁、神經衰弱等癥狀,這就不是單純的“年末焦慮”,而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需要及時就醫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