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限購
樓市限購
南京、廈門、深圳、蘇州、合肥、成都、鄭州、武漢、珠海、東莞等多個城市先后發布新樓市調控政策,多地重啟限購限貸。基本信息
中文名: 樓市限購 針對: 房價上漲過快 實行: 南京、廈門、深圳 時間: 2016年9月30日至10月7日背景
正值樓市“金九銀十”交替之際。過去一年,全國一、二線城市樓市的迅猛上漲讓許多人“措手不及”,而樓市的過熱也迎來了政策的調控。自2016年9月30日晚間至10月6日,短短七天時間,北京、天津、蘇州、成都、合肥、南京、深圳等多個城市先后發布新樓市調控政策,10月7日又有珠海、東莞和福州三座城市重啟限購限貸,再加上嚴格樓市管理的惠州 4座城市昨日加入調控大軍限購城市
還有哪些城市可能跟進限購
業內人士分析,未來,石家莊、青島等房價漲幅較快的城市,仍有出臺限購政策的可能。
實際上,從2010年到現在,中國樓市從限購到取消限購再到重回限購,在政策上已經走過一個來回。高峰時,全國有46個城市實施限購政策,后陸續取消限購,只剩下北上廣深和三亞維持限購,如今一眾城市又重回限購行列。
業內人士分析稱,從后續市場走向看,以下城市限購可能性比較大:石家莊、青島、昆山。這些城市有一個共同點是從地理位置上看,要么是經濟發展比較不錯的重點二線城市,要么就是位于一線城市周邊的城市。其次是這些城市樓市已經趨于活躍,而且房價增幅過快。因此,這些城市都有可能出臺各類版本的限購做法。
不過,在一些城市樓市火爆的同時,一些城市仍然面臨降庫存的壓力,未來有望出臺寬松政策,如沈陽等。因此,未來整個樓市的調控將會更多地呈現出“因城施策”的樣態,逐步向中央“一城一策”的調控思路靠攏。
措施為規范房地產市場,住建部接連對一些涉嫌違法違規銷售、惡意宣傳炒作、嚴重擾亂房地產市場秩序等行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曝光警示。這些房企和中介制造房源緊張氣氛,采取違規預售、捂盤惜售等手段,煽動消費者購房,以達到其抬高房價、牟取私利的目的。
從中央到地方,正在大力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一系列措施,對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穩定社會預期,會發揮積極作用。未來應堅持分類指導,對熱點城市“控房價、防風險、防泡沫”,對三四線城市和縣城去庫存。
房價走向
國慶期間,各地密集出臺樓市調控政策。無論是剛需人群還是投資人群,似乎都在問這么一個問題:“十一之后房價會降嗎?”
易居中國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中國樓市政策的拐點已在今年第四季度正式開啟,而市場拐點會在明年,2017年第二季度部分城市或有“量價齊跌”的現象出現。但必須認識到,此類市場拐點是周期性的,而非實質性的下跌。
張大偉認為,這一輪新政策主要打擊的是投資客以及外地戶籍購房者。目前看,這一輪收緊政策,除了北京已經接近恢復到了2014年“930”前的政策壓力,其他城市雖然力度較寬,但針對外地戶籍的購房資格和信貸資格也開始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