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雙一流
什么是雙一流
雙一流是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2016年2月教育部印發《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點》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制訂“雙一流”實施辦法。專家認為,啟動實施的“統籌推進兩個一流”戰略,是中國大學沖刺國際前列、打造頂尖學府的“沖鋒號”。
“雙一流”建設總體目標
著眼于國家“兩個一百年”的戰略目標,統籌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將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學和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
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高等教育整體實力顯著提升;
第三步到本世紀中葉,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數量和實力進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強國。
“雙一流”建設10項重點任務
《總體方案》圍繞“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從建設、改革兩方面共安排了10項重點任務。
5項建設任務
建設一流師資隊伍。強化高層次人才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加快培養和引進一批一流科學家、學科領軍人物和創新團隊,培養造就一支優秀教師隊伍。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突出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著力培養具有國家使命感和社會責任心,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各類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的優秀人才。
提升科學研究水平。以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提升高水平科學研究能力,著力提升解決重大問題和原始創新的能力,推進科研組織模式創新。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和世界影響的新型高校智庫。
傳承創新優秀文化。加強大學文化建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化育人作用。
著力推進成果轉化。深化產教融合,著力提高高校對產業轉型升級的貢獻率,推動重大科學創新、關鍵技術突破轉變為先進生產力,增強高校創新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力。
5項改革任務
加強和改進黨對高校的領導。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全面推進高校黨的建設各項工作。
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加快形成以章程為統領的完善、規范、統一的制度體系,加強學術組織建設,完善民主管理和監督。
實現關鍵環節突破。加快推進人事制度、人才培養模式、科研體制機制、資源募集機制等方面的改革。
構建社會參與機制。加快建立健全社會支持和監督學校發展的長效機制。建立健全理事會制度,加快完善與行業、企業密切合作模式。
推進國際交流合作。加強與世界一流大學和學術機構的實質性合作,加強國際協同創新,切實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
周期安排
與國家五年建設規劃同步實施
方案提出,國家將鼓勵和支持不同類型的高水平大學和學科差別化發展,總體規劃,分級支持,每五年一個周期,2016年開始新一輪建設,與國家五年建設規劃同步實施。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周玉表示,方案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提出“三步走”的路線圖,明確了中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近、中、遠三個重要時間節點,另一方面也明確了建設的目標。
任務確定
雙一流建設確定十項重點任務
總體方案圍繞“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從建設、改革兩方面共安排了10項重點任務。
方案對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行建設與改革并重,確定了建設一流師資隊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傳承創新優秀文化、著力推進成果轉化等五項建設任務;明確了加強和改進黨對高校的領導、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實現關鍵環節突破、構建社會參與機制、推進國際交流合作等五項改革任務。
方案要求加強對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組織管理,有序推進實施。有關部門要抓緊完善配套政策,科學編制建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