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溫利,U.
Ciwenli
茨溫利,U.
Ulrich Zwingli (1484~1531)
[]
目前多數學者認為,茨溫利的神學思想不是源自馬丁·路德,而主要是受韋登巴哈和伊拉斯謨人文主義的影響以及他自己對圣經的認識。在反對天主教的教皇至上和濫用教權,強調圣經具有最高權威等方面,他和馬丁·路德基本一致。但他認為路德的改革不徹底,還保留有中世紀天主教傳統殘余,如崇拜儀式、主教制等。茨溫利主張凡圣經無明文規定的,均不足為憑。他傾向理性主義,在圣餐問題上和路德的神秘主義絕不妥協。他認為上帝的旨意是一切的根源,相信預定論,但主張在日常生活中應重視道德倫理,不像路德那樣只強調因信稱義而否定善行的功效,也不像J.加爾文那樣走向雙預定論。他重視實踐,積極參予政治,爭取和世俗政權合作實施改革。他認為教會是一切圣徒組成的團體,不局限于可見的教會,承認教外的義人和嬰孩也能得救。在教政體制上,他主張民主選舉與地方政權相結合,反對再洗禮派的極端民主傾向。其改教活動和神學思想對后世歸正宗有一定影響。
茨溫利死后,瑞士宗教改革的中心移至日內瓦,其思想和事業為J.加爾文所繼承。他生前未及寫出較系統的神學著述,身后也未形成獨立的宗派。主要著作除《六十七條論綱》外,還有《始與終》、《真偽宗教評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