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球蚴病
棘球蚴病
echinococcosis
???由棘球絳蟲屬的幼蟲(棘球蚴,俗稱包蟲)寄生人體臟器而引起的疾病。又稱包蟲病。中國常見的有兩種。①?細粒棘球蚴病(囊型包蟲病)。最常見的棘球蚴病,由細粒棘球絳蟲的幼蟲引起。成蟲寄生在犬的小腸內,其蟲卵為中間宿主牛、羊或人吞食后,六鉤蚴在小腸內脫出,鉆入腸壁隨血流至肝臟或肺、腎、腦及骨骼內發育為棘球蚴,但發育緩慢,常在感染多年后才出現癥狀,主要為壓迫局部組織或鄰近器官而出現的癥狀。皮試及血清免疫學檢查以及B超對診斷很有價值。治療以手術為主,術前可輔以化療,無法手術者可以長療程丙硫苯咪唑治療。②?多房棘球蚴病(泡型棘球蚴病)。由多房棘球絳蟲的幼蟲引起。成蟲寄生在狐、狼及犬的小腸內,中間宿主為鼠類,人并非其最適宜宿主,其囊蚴發育較慢,且無或甚少頭節。它與細粒棘球蚴的不同在于生發層外無囊壁,以芽孢樣向外突出,產生多個新囊泡,并向周圍肝實質浸潤,也可轉移到其他器官,肝臟以外的病變多為轉移灶。患者大多有打獵或與皮毛接觸史。臨床上有肝臟腫大、表面呈結節狀、質硬等癥狀,易誤診為原發性肝癌。皮試及血清免疫學檢查對診斷具有重要價值。治療以早期手術切除病變為主,也曾有以丙硫苯咪唑治愈的病例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