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宏觀經濟
中國經濟改革開放以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如今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10萬億元,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最近幾年,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仍保持7%以上的增長速度,是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一、 中國經濟發展特點
2、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農業結構有所優化,優質、專用農產品增加。信息、生物等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傳統工業改造和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有較大進展?;A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績,完成了一批公路、鐵路、江河干堤、水利樞紐和農村電網改造等重點項目。西部大開發起步順利,青藏鐵路、西電東送等重大項目相繼開工。
二、 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工作
為使國民經濟沿著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軌道前進,應著力做好的幾方面工作。1、擴大和培育內需,促進經濟較快增長 保持國民經濟較快增長,是擴大就業、改善人民生活和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礎,也是推進結構調整和深化改革的重要條件。
2、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發展農業生產力,提高農民購買力,是擴大和培育內需十分重要的方面,關系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全局。
3、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體制改革 進一步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矛盾和體制性障礙,是促進經濟持續增長、提高經濟素質和競爭力的根本舉措。
4、適應加入世貿組織新形勢,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標志著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階段。我們要以積極的姿態,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切實做好加入世貿組織的各項工作。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標志著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階段。我們要以積極的姿態,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切實做好加入世貿組織的各項工作。
5、繼續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
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是擴大內需、促進經濟良性發展的迫切要求,是加入世貿組織、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的必然選擇,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舉措。
6、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加強基礎研究和具有戰略意義的高新技術研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圍繞產業升級和提高競爭力,加強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的研究開發,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和推廣應用。
7、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加強政風建設
為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建設廉潔、勤政、務實、高效政府的要求。著力抓好三個方面: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切實加強政風建設;堅決反對奢侈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