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星》變規則 和氣不再分分必奪
《中國之星》變規則 和氣不再分分必奪
本周《中國之星》將進入復賽階段,第四期提前晉級的譚維維重新加入戰局,而上周剛剛成為冠軍候選人的孫楠則將得到喘息的機會,待到復賽第二場再整裝歸來。復賽階段賽制將發生巨大變化,9位歌手分屬四大戰隊,戰隊之間進行車輪戰。一旦上升到團隊榮譽,此前一派和氣的推薦席瞬間緊張起來,三位推薦人對每一分都錙銖必較,甚至一向溫婉的林憶蓮也強硬起來,為隊中的每一位歌手爭取分數。
規則巨變戰隊榮辱與共,推薦人被降權崔健不甘
在《中國之星》前一階段的比賽中,歌手面對的都是個人戰,進入復賽后他們的命運卻與戰隊緊緊捆綁。復賽階段,劉歡、崔健、林憶蓮以及中國音協錄音藝術與唱片學會,四大戰隊將進行團體賽。四組人馬兩兩對抗,推薦人先分別派出一位歌手競唱,分高的將成為守擂方,分低的一方則繼續派歌手攻擂,若攻擂成功則攻守轉換,直至一方歌手全部落敗。最終落敗的兩支戰隊將再由推薦人選送一位歌手與對方進行終極對抗,在對抗中落敗的歌手則將被淘汰。在這樣的賽制之下,推薦人的排兵布陣變得相當重要,誕生過兩位冠軍候選人的戰隊將有資格優先選擇對抗戰隊,第一場比賽中,崔健就選擇了音協戰隊,劉歡與林憶蓮則自動分在一組。
復賽中,歌手的勝負依然取決于推薦人與觀眾的投票,唯一不同的是,推薦人的權利被削減了。初賽時,每個推薦人手握10票,對最終票數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而來到復賽,他們手中的票數卻與現場501位大眾聽審持平,每人只有1票。10票到1票的落差讓崔健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中期我們有10票,到這兒卻只有1票,這一票根本不重要。”雖然老崔覺得不甘心,但由于賽制轉為團體戰,在評分上要盡量保持公平,減少推薦人的主觀感情因素,被降權也在情理之中。
三位推薦人各自率領推薦歌手出戰復賽,音協方面也不甘落后,特邀格萊美評審團進駐《中國之星》帶隊出征。首場比賽請到了Peter Asher(彼得·亞瑟),他是NARAS(美國唱片藝術及科學學會)洛杉磯分會理事,60年代曾是披頭士樂隊的好友,有過許多合作。他制作過的唱片拿過13座格萊美獎,1977和1989還先后榮獲格萊美年度最佳音樂制作人。他曾在索尼音樂公司擔任過8年副總裁的職務,為《馬達加斯加3》等影片制作主題曲。
分分必奪字字計較,林憶蓮維護安仔很強硬
團體戰的形式讓三位推薦人都有些緊張,比之前突然加入打分更加糾結。劉歡坦言“挺不習慣的”,崔健則被復雜的賽制搞糊涂,在觀眾投票前再三確認攻守兩方的投票代碼,生怕大家摁錯鍵。緊張的氣氛也讓三個人表現出不同以往的敏感,盡管手中只有一票,但每一票每一句話都牽動著另外兩個人的心。
林憶蓮在此前的節目中一向溫柔感性,表達觀點時也十分委婉,而復賽賽制讓整個戰隊同進退,她也不由得強硬起來。本次對戰的主題是“致敬推薦人”,許志安演唱了林憶蓮的代表作《當愛已成往事》,安仔深情的演繹讓林憶蓮頗為動容,他也非常感謝林憶蓮給予充分的信任讓他演唱這首歌。輪到崔健點評時,他表示許志安雖然唱得讓他感動,但更像在聽一個歌迷表達態度:“我覺得他更像是一個歌迷唱這首歌,而并沒有真正從一個創作者來唱這首歌。”這種感覺甚至影響了他的投票,為了維護安仔,林憶蓮難得顯示出強勢一面,認真地為他辯解:“我不覺得剛剛安仔在唱這個歌的時候是以一個歌迷的態度來唱歌,他完完全全是他自己詮釋這個歌,完完全全是他自己的感情投入。”
劉歡與崔健在之前的節目中已經有過不少關于音樂的討論,來到復賽,正面討論的機會更是不少。當晚袁婭維演繹了劉歡的《蒙古姑娘》,一襲紅裙的她坐在板凳上淺吟低唱,配上民族特色的樂器,一曲唱畢讓劉歡非常感動。然而袁婭維的這種表現形式卻讓崔健展開了聯想,“現在很多人唱新民歌,甚至有的人認為自己做一首歌曲加上點民族樂器就是在弘揚文化了,這種民族風我覺得是假的,是在賣弄。”崔健聯想到現在音樂市場上的投機亂象,劉歡卻誤讀為崔健批評袁婭維在賣弄,讓他一下子無法接受:“老崔,你剛才講到賣弄,這個是我不能接受的。我非常想在這里強調,我們使用一些民族的元素、民族的樂器,是因為它們的音色,我不認為這是一種賣弄。”面對一臉嚴肅的劉歡,崔健忙解釋并非針對袁婭維,讓他不要誤會,“我剛才說的有些賣弄,絕對不是指今天晚上,而且我非常欣賞,只是在某些地方讓我走神,沒有共鳴,不是說她的編曲是賣弄,真的不要誤會,千萬不要誤會。”崔健的誠懇表達最終讓劉歡得以接受,《中國之星》進入復賽,每個人都倍加敏感,相信這樣的音樂爭論未來將持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