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門神》導演:好人不好 壞人不壞
《小門神》導演:好人不好 壞人不壞
2016年1月1日,3D合家歡動畫電影《小門神》在國內上映,高曉松、白客、易小星等配音。根據電影票房吧數據,元旦上映當日票房為2782萬,比去年的動畫電影冠軍《大圣歸來》的首日成績高出1000萬,時光和豆瓣評分分別為7.4、7.2,精美的畫面與特效背后交織濃郁的中國情趣,它會成為下一個國產動畫奇跡嗎?新京報專訪了該片導演、編劇王微,聽他來講講這樣一部充滿年味的《小門神》是怎樣煉成的。
【主題】每個人如何對待變化?
不同于那些在題材上扎堆,恨不得把一個孫悟空能講73種番外篇的國產電影,《小門神》從誕生起就是新鮮的挑戰,家喻戶曉的門神兩兄弟神荼和郁壘第一次被搬上動畫大銀幕,對于從小在貼年畫、放鞭炮這樣的年味熏陶中長大的中國觀眾來說,他們的故事既熟悉又陌生。在人人都想省時省力沾上IP熱的當下,為何還有人偏要另辟蹊徑地做原創?“寫故事的人都會有一些野心,希望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角色”。導演兼編劇王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制作一部動畫前前后后要超過3年時間,既然要花這么久來做這件事情,就盡量讓自己成就感更高,做出能打動人的原創作品,而不是消化前人已經做過的東西。”
故事中,在天界里面臨失業的門神兩兄弟下凡,與掙扎在傳統和改變的小英、雨兒母女相遇,兩條并行交織的故事線,古色古香的江南小鎮把兩個世界連接在一起。
“我想表達的,在這么一個變化的世界里,神荼、郁壘、小英、雨兒他們該怎么應對?”這是王微最想問的問題,“雖然行為上大家都去適應變化,但每個人對待變化的態度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面對的辦法,這很有意思。”
【人物】好人不好,壞人不壞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善中有惡,惡中有善”,總結來說,這就是整部影片人物設定的基本原則。比如片中的第一主角郁壘,他本是善良而又正義的人間保護神,但由于越來越被冷遇,隨時有從天界下崗的危險,內心的黑暗面被喚醒,決定去人間解開邪惡封印,來證明自我存在的價值……“中國的傳統故事里有很多類似的角色,而且會比西方更多地強調,陰陽交融的感覺”,據王微介紹,創作時他手邊常放著榮格的自傳和他那本《人及其表象》,對人心理意識的關注自然也滲入其中,他用《西游記》里的孫悟空講解郁壘的復雜面,“它碰到的最大的對手就是六耳獼猴,這是他的另一個鏡像,而孫悟空對六耳獼猴也是最狠的,毫不猶豫一棍就把他打死了”。
【技術】1個場景7個月造
影片于2013年1月啟動制作,共歷時29個月。劇本修改多達30個版本,160名動畫師打造了共1940個鏡頭,最終版的總渲染小時數達到 8000萬核小時。據王微介紹,追光動畫為此還專門開發出自己的動畫系統,一百多種工具,以及系統里運行的人工智能虛擬機器人等,“做故事板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做立體效果。怎么把整個立體的流程打通連接,也是我們花了很多工夫去做的事情”。
他以郁壘與花仙對戰場景為例進行講解,據他透露,這場戲電腦動畫制作花費了近三個月的時間。為了體現花仙的飄逸和精致,衣服的制作最為辛苦, “她的衣服大概有15層,需要專門的特效師去計算,差不多一個鏡頭可能就要花一天到兩天時間。”而比這場戲更辛苦的是,開場小鎮全景的展示和郁壘與年的終極一戰,前者從建筑到植被再到水流、路面,“每個細節,都要抓住美感和技術層面的東西也是很難的,也是整個片子投入最多心思的部分”,比如50米高的年,就是“像蓋樓一樣搭建出來”,而這一場景制作花費了7個月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