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7%受訪者不會以偶像劇主角為擇偶標準
偶像劇只能當作消遣
偶像劇歷來受到年輕觀眾的追捧,劇情設計浪漫而美好,展現的戀愛觀也對年輕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那么,觀眾如何看待偶像劇中的戀愛觀?他們會以劇中人物性格特征作為自己的擇偶標準嗎?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益派咨詢,對1514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37.0%的受訪者喜歡看偶像劇,19.5%的受訪者不喜歡,對偶像劇感覺一般和不好說的受訪者分別占42.8%和0.7%。
說到偶像劇中普遍出現的劇情,在某汽車企業工作的程瀟瀟滔滔不絕:“男生‘高富帥’、有擔當、性格完美;女生開朗、善良、沒心機,是偶像劇標配。正所謂‘無巧不成書’,許多場景設定也非常巧合,最典型的代表是‘白馬王子愛上灰姑娘’的劇情,已經拍濫了。”程瀟瀟認為,雖然現實生活中也存在這樣的愛情,但很少,很多家庭還是比較看重“門當戶對”的。
“偶像劇只能當作消遣,美好、浪漫的戀愛劇情雖是拍給人們看的,但它與現實還是有差距的。”80后女孩王璐(化名)和男朋友相處快兩年了,她表示,自己雖然也喜歡看偶像劇,渴望浪漫的愛情,但是卻不會在生活中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男主角“高富帥” 女主角“傻白甜”被認為是偶像劇最常見偶像
調查中,61.6%的受訪者指出男主角往往設定為“高富帥”,60.0%的受訪者發現女主角常常是“傻白甜”的類型,47.6%的受訪者指出多角戀是大多偶像劇的必備元素,41.3%的受訪者指出劇中人物的生活小驚喜不斷。此外,愛得死去活來(39.4%)、女主是人見人愛的“瑪麗蘇”(32.2%)等,也是偶像劇中常見的劇情。
偶像劇中浪漫的戀愛劇情在現實中是否存在?調查中,7.4%的受訪者認為存在并且普遍;49.7%的受訪者認為存在,但是很少;33.7%的受訪者認為并不存在。
被問及是否會以劇中主角特征要求交往對象時,程瀟瀟表示不會。“劇中設定的人物形象源于生活,但過于完美。源于生活,所以觀眾愛看;過于完美,所以熒幕和現實不一樣”。調查顯示,68.7%的受訪者不會將劇中主角特征作為擇偶標準,或據此要求另一半,10.8%的受訪者表示會這樣去做,20.5%的受訪者選擇不好說。
王璐認為,偶像劇中的戀愛劇情設計巧妙,溫馨動人。“每次看偶像劇,我的心情都會非常好,很放松。雖然現實中沒有如此完美的戀人、浪漫的場景,但也正因為此,偶像劇才是‘偶像劇’,它帶來了異于其他劇目的消遣娛樂” 。
“早些年,電視劇中盛行講義氣、‘痞子’型的人物,我身邊就有不少男孩子去裝酷耍帥。”程瀟瀟認為,心智還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很可能會受到劇情的影響,分不清真假,盲目地學習模仿劇中人物的性格。
在某中學任班主任的張老師認為,未成年人在成長發育期,價值觀和性格都在建立、塑造中,其間接觸什么樣的人、看到什么樣的事對他們的影響非常大。“他們是最熱衷于偶像劇的人群之一,對愛情的懵懂無知和好奇可通過劇情來抒發。不少偶像劇劇情設定與現實差距太大,浮夸而不切實際。長此以往會對孩子們的愛情觀念的樹立造成消極影響”。
張老師認為,影視劇制作方應該在制作過程中多考慮社會真實情況,傳播正確觀念,而不該為了吸引觀眾過多地設計不切實際的劇情。
關于如何看待偶像劇中的戀愛劇情
54.8%的受訪者認為與現實有差別,不能當真;36.0%的受訪者認為有些劇情設計荒唐夸張;35.6%的受訪者感覺人物刻畫過于理想化;34.6%的受訪者表示偶像劇情溫馨浪漫,看完心情很好;31.2%的受訪者認為偶像劇是展現完美愛情的平臺;19.9%的受訪者認為可從中學習借鑒戀愛經驗;19.9%的受訪者表示看偶像劇只為在劇中過過癮。33.2%的受訪者表示看偶像劇純粹為了消遣,沒什么態度。
本次參與調查的受訪者中,00后占0.2%,90后占5.1%,80后占39.3%,70后占34.3%,60后占14.1%,60前占6.9%。男性54.0%,女性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