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現綠太陽魚,無論成魚還是幼魚均吞噬其他魚類的魚
大別山現綠太陽魚
一種外貌酷似“鯽魚”的外來入侵物種,最近在大別山區被首次發現。與普通鯽魚不同的是,這種“鯽魚”是一種兇猛的肉食動物。它們會吞噬其他魚類的魚卵和幼魚,嚴重威脅其他魚類的生存繁殖。日前,安慶師范學院兩位博士經過野外調查及研究,確定了這一入侵物種的身份,名為“綠太陽”的魚,源自美國。這一發現已經在最近一期的《水生生物學報》上進行了發布。
無論成魚還是幼魚均吞噬其他魚類的魚卵和幼魚
幾個世紀以來,動物入侵物種已經跨越了海洋的鴻溝——有些藏匿在船舶的壓艙水中,另一些則是為了解決現存問題,或僅僅出于審美享受的目的由人類有意引入。然而,一個毫不起眼的本地物種,一旦放到其他國家,則可能釀成大災。
一種外貌酷似“鯽魚”的外來入侵物種,最近在大別山區被首次發現。與普通鯽魚不同的是,這種“鯽魚”是一種兇猛的肉食動物。它們會吞噬其他魚類的魚卵和幼魚,嚴重威脅其他魚類的生存繁殖。日前,安慶師范學院的萬安、張曉可兩位博士經過野外調查及研究,確定了這一入侵物種的身份,名為“綠太陽”的魚,源自美國。這一發現已經在最近一期的《水生生物學報》上進行了發布。
今年4月,安慶師范學院萬安、張曉可兩位博士在大別山區進行淠河流域水域生態系統健康評估項目,在一處自然保護區下游無意中發現,水域中有一種奇怪的魚:魚顏色深暗,鱗片上分布有綠色斑點,背上有排硬刺,口腔前緣里密布著鋒利的牙齒,并且帶有一個明顯的黑色耳蓋。“當地人對這種魚的叫法不一,有人說是花鯽魚,有人叫黑鯽魚、黑鰱子,還有人認為是鱸魚的一種”,萬安博士說。“這種魚的很多特征不是鯽魚具有的,鯽魚的牙是長在咽部的。我一開始誤認為是羅非魚。”
之后,萬安博士查閱了大量資料,并通過與中科院水生所專家在美國拍攝的綠太陽魚照片進行對比,最后確定該魚類是具有極強的侵入性的源自美國的綠太陽魚。
據萬安博士介紹,綠太陽魚具有極強的侵入性,屬于暖水性魚類。但隨著氣候變暖,該魚已在美國山區冷水溪流中逐漸蔓延。綠太陽魚喜在緩水、有沙礫的地區產卵,并且無論成魚還是幼魚均吞噬其他魚類的魚卵和幼魚,嚴重威脅山區溪流魚類生存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