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兵方隊為戰士補過集體婚禮
為“特殊”嘉賓制定服務方案
9月3日,中國軍隊向世人展示了一場精彩的閱兵盛典。盛典的背后,有許許多多默默付出的人,而軍嫂和準軍嫂們也是其中值得關注的幕后“英雄”。她們有的為支持男友參閱推遲了婚禮,有的剛結婚就把丈夫趕上了閱兵訓練場,有的則獨自在家扛起“整片天”。一走就是幾個月,她們卻無怨無悔。
昨天,記者從北京團市委獲悉,閱兵志愿服務種類全,崗位多,包括4萬多名觀禮嘉賓在集結區安檢與引導、停車場服務、入場與疏散引導、觀禮臺問詢解答、語言服務、衛生間引導與幫扶、輪椅擺渡服務、飲水點服務、醫療點服務和地鐵站引導服務等10類服務,設置了近120個崗位。當天為200多位老同志、老戰士、嘉賓提供了輪椅擺渡服務。
為將服務工作做到完美,志愿者在服務細節上狠下功夫。比如為做好輪椅推扶服務,志愿者提前與觀禮人員組織單位進行對接,針對每一個需要輪椅服務的行動不便的嘉賓單獨制定服務方案。為了把輪椅推穩,志愿者不僅接受了專門培訓,同時還到現場查看了路線和路況,熟記周邊建筑和道路名稱。
婚禮推遲以便全心全意參加閱兵
王亮是百團大戰“白刃格斗英雄連”英模部隊方隊優秀教練員,上尉軍銜,王亮曾參加過2009年國慶北京閱兵。自年初被選定為教練員后,王亮與女友商定把原定于5月份舉辦的婚禮推遲到12月份,以便全心全意參加閱兵。
王亮在京教練員集訓期間,克服氣候及身體不適等影響,刻苦訓練,認真學習組訓方法,在集訓隊的兩次考核中,分別取得組內第二、第三的好成績。在營基礎訓練階段,擔任第二教練組組長,兼任二區隊教練員,而又擔負14排面教練員,先后四次對課目進行示范教學,結合參加09國慶首都閱兵經歷,及時發現訓練中存在的傾向性問題,并向方隊提出參考意見。
王亮在組訓中能夠緊盯標準,嚴扣細訓,多次被方隊評為“優秀教練員”,單兵考核中所帶排面獲得第五名。入京后,無論是驕陽似火,還是傾盆大雨,王亮能始終堅持與隊員一同操課、一同加班加點打牢動作基礎,數次在方隊進行示范,在方隊組織的考核中,三次獲得第一名,排面率先達到較為整齊。七月下旬,兼任13排面教練員,能夠因材施教,科學組訓,靈活安排內容,充分調動隊員主觀能動性,較好地提高了訓練質量。在后續訓練期間,他一如既往地保持工作干勁,團結戰友,嚴格要求,訓練成績更上一臺階。
“90后”志愿者小夫妻推遲婚禮
志愿者呂明昭是國際關系學院的學生,他當天的任務是在飲水點為觀眾發放飲用水。他告訴北京晨報記者,雖然自己的崗位看不到閱兵的場面,甚至聽不清閱兵的聲音,但他感到自己的心緊緊地和祖國系在一起。“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很有幸參與重大的國際活動、見證了中國的崛起,未來的中國需要我們,我們應當為國家奉獻自己的力量”。閱兵式結束后,他幫忙推輪椅送三位嘉賓回住處。“他們都是七八十歲高齡了,我們服務時非常當心,遇到不平緩的路就把輪椅抬起來,拐彎和遇到障礙時要慢行。”
北汽集團的員工王春曉是位“90后”,為了能參加志愿服務,她和愛人郝先生推遲了婚禮。王春曉告訴北京晨報記者,上半年得知9月3日放假時,小夫妻就決定利用三天假期旅行結婚。但得知有機會當閱兵志愿者時,他們毫不猶豫地取消了旅行。9月3日凌晨3點,王春曉就到達前門地鐵站附近,幫忙疏導觀眾。“站了5個多小時,后來換崗我一走動,才發現腿不太聽使喚了”。雖然有點累,但王春曉說自己非常開心,“能見證這樣的盛事,我們都覺得特別激動、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