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笑傲體走紅
金庸笑傲體
近日,因一組某游戲人物海報而風靡網絡的“金庸笑傲體”成為廣大網民的熱議焦點,這一全新體態不僅喚起了網友的造句熱潮,還讓已經91歲高齡的金庸再次成為焦點人物。不少網友感慨,精準的人物定位,完美的性格塑造,使得金庸可以擁有90后認可的心態,塑造出令狐沖、任盈盈這些經久不衰的經典角色。
“總結的好”與“人物個性十足”是網民對此贊許的最多內容,很多人都在關注金庸為何91歲高齡還能讓自己半個世紀前的創作人物,深受當今青少年的喜愛,實際除了創作本身的水平外,金庸的心態確實是十分年輕的一個狀態。在當下,很多人都知道金庸是武俠小說大家,甚至被冠以香港武俠小說鼻祖,但實際上金庸如何爆紅,如何紅極大陸,卻鮮為人知。
金庸如何爆紅?
1954年,香港太極派拳師吳公儀,澳門白鶴派拳師陳克夫,各自宣稱其本派拳技之優點,相約在澳門比武,引起了香港民眾的普遍關注。這場比武的結果是,吳公儀很快擊敗了陳克夫。但是,這一事件卻成為了香港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不久,查良鏞將自己名字的最后一個字拆開,以筆名金庸開始在報刊連載武俠小說。這就是金庸的第一部作品《書劍恩仇錄》。
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前,可以說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十分匱乏的。很多人將今天中國的改革開放看做是一次飛躍,而在半個世紀前就能描寫出“任性做自己”個性人物的金庸,能夠進入大陸也和當時的中國總設計師鄧小平密不可分。上世紀70年代,金庸小說在內地尚未公開發行,恢復工作的鄧小平在一次從江西返回北京后,托人從境外買了一套金庸小說。1981年,作為《明報》社長的金庸接到來自北京的邀請,當時他提出希望見一見鄧小平的愿望,因為鄧小平已經讀了數年的金庸小說,就爽快的答應了,并且在握手時對金庸說:“你的小說我讀過,我們已經是老朋友了。”這次接見過后,金庸小說開始在內地發行,成為了暢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