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馗》發加長版特效特輯 炫酷高端
《鐘馗》發加長版特效特輯 炫酷高端
繼公布特效特輯后,《鐘馗伏魔:雪妖魔靈》片方再放送加長版特效特輯,全面介紹魔幻大片拍攝、制作、完成過程,網友評價“炫酷高端”。如電影特效團隊行政總裁所言“這是一個真正的國際化項目,是全球合作的結果”。特輯中好萊塢精英、韓國頂級人才等制作團隊隨之曝光。同時,“愛的鏡頭”、“水下打斗”、“雪妖奔跑”、等高難度特效制作故事都一一展現,《鐘馗伏魔:雪妖魔靈》堪稱挑戰華語電影視效新高峰。
該片將于2015年2月19日,羊年初一全國公映,屆時將接受大家的檢驗。3D魔幻巨制《鐘馗伏魔:雪妖魔靈》由曾獲奧斯卡桂冠的著名電影人鮑德熹擔任監制,鮑德熹、趙天宇聯合導演。陳坤、李冰冰、趙文瑄、楊子姍、包貝爾、吉克雋逸等極具人氣的明星藝人加盟該電影。
國際團隊強強聯手 塑東方超級英雄
《鐘馗伏魔:雪妖魔靈》從2014年6月就啟動了后期制作工作,由負責《霍比特人》特效的新西蘭威塔工作室提供人物模型和場景設計,韓國頂級特效制作公司Macrograph聯合好萊塢精英團隊鼎力加盟。在3D制作之前,設計人員以維塔制作的概念圖為基礎,豐富每個角色材質和細節設計。來自韓國Macrograph公司的動畫組長介紹:“與好萊塢電影里眼花繚亂的角色動畫和鏡頭運動不同,《鐘馗伏魔:雪妖魔靈》里的動畫是東方式的,更為內斂的,更加具有沖擊力。”電影里有仙魔人三界,在表現魔界時,制作團隊設計了許多在亞洲電影里沒有過的新感覺。電影里的鐘馗、雪妖、蜥蜴精易微、魔王,都會從人形變身成CG角色,特效團隊在呈現他們身體的比例的變化上也用了很多心思和努力。
2000幀特效 實現“愛的鏡頭”
《鐘馗伏魔:雪妖魔靈》整部電影動用了1300個特效鏡頭,其中最具挑戰的是黑鐘馗失控,雪妖抱住他,用愛感動他的鏡頭,也被特效團隊們稱之為“愛的鏡頭”。來自韓國Macrograph公司的視覺特效總監介紹道:這個鏡頭是1分鐘20秒的長鏡頭,共有2000幀。而且還是一個全CG鏡頭,從大全景一直推到眼睛大特寫,加之周圍環境幾乎都是冰,鏡頭時間長、有景別轉換,需渲染的環境復雜。對此導演鮑德熹也頗有感慨:“這個鏡頭挑戰了我們后期公司的極限,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做過一個這樣的效果,但是我們成功了。” 據了解,《鐘馗伏魔:雪妖魔靈》的VFX制作規模是迄今為止在韓國制作的所有電影里面最大的,電影也在藝術上、技術上將華語魔幻電影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曾參與過《星球大戰》、 《星際迷航》、《指環王》、《變形金剛》等電影的Bernard O.Ceguerra特別提到:雪妖在片中有一個在湖面奔跑的鏡頭,這是CG雪妖的第一個鏡頭,也是電影最后制作完成的鏡頭之一。這個鏡頭不但需要克服技術方面的難題,還面臨藝術方面的挑戰。通過這個鏡頭,團隊衍伸制作出了更多的冰雪鏡頭,使得整個大環境融為一體。
雪妖發功 風雪冰雹齊上陣
奧斯卡最佳攝影鮑德熹在片中一挑四職,身兼監制、導演、攝影指導、視效導演,他有著豐富的好萊塢工作經驗與資源,在全世界范圍內為電影選擇合作伙伴。《鐘馗伏魔:雪妖魔靈》的視效工作人員都經驗豐富,效果指導Andrew Graham從事CG行業16年,曾參與《哈利波特》、《饑餓游戲》、《了不起的蓋茨比》的工作。他以雪妖和張道仙斗法為例,介紹了電影后期制作是如何完成多元素的交互反應。觀眾可以明確感受到電影畫面中的冰、雪、熔巖、水、蒸汽是如何與演員最終融為一體。特輯還詳細展示了鐘馗被雪妖“雪封”后破冰而出的制作過程,盡管在大銀幕上最終呈現只有短短的幾分鐘,但卻需要耗費設計團隊長時間進行數據模擬演算。另外,為了更好地表現雪妖的“冰”特質,在角色運動或者攻擊的時候都要做出相應的雪、冰雹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