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中國》發預告 獻銀幕“年夜飯”
《味道中國》發預告 獻銀幕“年夜飯”
中國首部美食大電影《味道中國》將于本周末(1月23日)全國上映。在之前發布的先導預告和主題海報中,包括潮州牛肉丸、江陰刀魚、汕尾生蠔在內的多道美食已初露真容,早早吊起廣大吃貨和影迷們的胃口,更被網友評為賀歲檔獨一無二的“欲望系”電影,看來美食誘惑難以抵擋,掀起舔屏熱潮不可避免。影片今日再發90秒終極預告,年糕、井鹽、肉燕、豆腐衣、烤乳豬、朝鮮族辣醬等一一亮相,將中國的美食地圖更加完整地展現開來。
《味道中國》按照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二十四節氣,花費整整兩年時間,走遍中國的13個美食大省,終于尋覓到最地道的20種“中國味道”。影片聚焦美食背后的故事,而那些即將消失在歷史深處的傳統手工藝也再次被發掘。
歷時兩年精心“烹調” 為觀眾獻上銀幕“年夜飯”
從前期策劃到最終上映,《味道中國》用了整整2年多的時間。2013年初,《味道中國》導演組成立,黃瀛灝、張偉、王冰、金瑩四位導演和攝制團隊一起,駕馬車、穿雪原、乘舢板、上灘涂,穿越四季、行走江湖,共同完成了每一個故事的前期調研、中期拍攝、后期粗剪以及最終精剪。
總導演黃瀛灝在制作這個片子的兩年時間,同時做著一檔每天一小時日播欄目的制片人工作,承受著巨大壓力。導演張偉和剪輯小周孩子都剛出生不久,一個好幾個月都在全國各地拍攝,一個幾晚不回家待在機房剪輯,承受著與家人分離的煎熬。拍攝中無法預判的進程和結果、擔憂和糾結,始終伴隨著攝制組。說起拍攝中的點點滴滴,有著太多的故事可以來分享。
整個攝制組每天拍攝長達18個小時,為了拍出好的畫面,經常從清晨一直工作到凌晨兩三點,最多的一天甚至達到了22個小時。在拍攝長白山的日出時,攝制組與拍攝對象只睡了2個小時,4點就起床趕往山上拍攝。攝制組在雪地里站了整整3個小時,衣服被雪水濕透,終于通過鏡頭捕捉到了唯美的日出景象。
拍攝海蜇捕撈的過程中,攝制組和拍攝對象一同出海,一同“聽天由命”。錯過和遺憾的事是經常發生的,最終還得接受殘缺和不夠完美的現實,但也有不少出乎意外的收獲。在汕尾拍攝生蠔時,天氣非常冷,為了拍攝生蠔的采摘,攝制組在只有5度的冰冷的海水里浸泡了八個小時。衣服都被灘涂上石頭劃破了,手上、腿上都被劃出了一道道血痕。
為了拍攝出好看又走心的美食故事,整個《味道中國》攝制組共同奮戰,最終影片的順利完成,凝結了團隊中每一個人的力量。如今,這道歷時兩年精心“烹調”而成的硬菜終于將在本周末出鍋,相信很多影迷都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去影院品嘗這道“銀幕年夜飯”的獨特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