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
姜文簡介
姜文,中國大陸演員、導演、編劇。1984年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24歲即憑借在《芙蓉鎮》中的表演獲得了1987年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之后的一系列作品也都產生了較大的反響,包括獲得1988年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的《紅高粱》、獲得1993年中國電視金鷹獎的《北京人在紐約》等。作為導演的姜文亦獲得較多肯定,自編自導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被《時代周刊》評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電影”之首;抗戰題材影片《鬼子來了》在2000年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上榮獲了評審團大獎;2010年末上映的賀歲電影《讓子彈飛》刷新了國產電影的多項票房紀錄,并斬獲國內大小獎項二十余個。姜文導演的性格與氣質影響到了影片的特征與風格,這種特質逐漸成為了他電影作品的符號,進而被業內及觀眾所認可。
早年經歷
1963年1月,姜文出生在唐山的姥姥家,童年便是在唐山度過的。在從姥爺家回到父母身邊后,又輾轉到過貴州、湖南。小時候的姜文就非常喜歡看電影,這也是受父母熏陶的結果。他童年時期看了很多革命樣板戲和戰爭影片,他看完以后,躺在床上久久不能釋懷,經常剪一些小紙人自編自導自演起來,屬于自娛自樂的類型。
1973年,全家遷到北京定居,姜文轉學到了北京72中。四處遷移的生活和部隊的特殊環境對姜文產生了不小影響,同時也豐富了他的社會閱歷。中學時代的姜文遇見了好朋友英達,在與英達交往的過程中,由于受到英達父親英若誠的影響,從而喜歡上了表演。
1980年,姜文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成為了中戲表演系的一員。在校期間,姜文的成績優異,他對于角色的塑造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意照本宣科,指導過他的老師認為姜文日后必成大器。
個人生活
姜文的父親姜洪齊是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軍人,平時沉默寡言,喜愛文學(在《讓子彈飛》里有出演打麻將的老頭;在《鬼子來了》中也有演出,但戲份最后被剪掉了)。姜文的母親高陽性格開朗大方,曾是一名音樂教師。姜文是家中的老大,他還有個弟弟姜武、妹妹姜歡。姜文與父母的感情很深。無論是演戲還是導戲,只要是在北京,必定派專車將父母接到拍攝現場,讓父母看看工作時的狀況。每部新電影出來,會把最好的位置留給父母,請他們看完戲后提意見。即使是在創作上,姜文有時也會聽父母的意見。當年拍攝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就是先請父母看了導演送來的原作小說,聽父母說故事好才接下了這部戲。后來當導演拍攝《陽光燦爛的日子》,也是聽了母親對夏雨的評價后才定下夏雨演男主角。